历史回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管店最繁荣的年代,老街的街道星罗棋布,是当时老嘉山县境内街道最多的镇,人民街、永红街、红星街等街街名足以看出当年的繁华,街区内公销社、粮站、米厂、铁木社、沙站等一应俱全,还有其他乡镇望尘莫及的火车站,加之安徽省林业厅管辖的管店林业总场、南京军区的后勤油料保障基地、当时升学率较高的完中的管店中学,使管店似一颗耀眼的明珠闪烁于明光的南部。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管店镇的党委、政府也为管店镇的发展做很多事,管店镇1999年被省命名为中心镇,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全国重点镇。2005年该镇的总体规划由安徽省城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毕,并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2005年7月,该规划经明光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该规划给管店镇定位:全国重点镇,省中心镇,工贸旅游小城镇。
如今的管店正依靠自身的潜力,依托过境的104国道、宁洛高速快速的发展着。
下面带你走进20世纪70、80、90年代的管店,寻找历史留下的点点滴滴。
◆ ◆ ◆ ◆ ◆
传说中的地主大院,三进三出,也是老张管区区委、区镇府的办公地。
号称老管店“纽约”街的十字路口,当时管店最为繁华的地方,各种摊位林立,人来人往。
那个年代的街道政治中心——街道小楼,和当时的电影院形成了当时管店镇的文化中心,上个一世纪7O年代,与电影院相邻的街道小楼(又称百花剧场)曾开展过放电影、演戏曲、放录相等活动,管店镇最为标志的建筑电影院现今已被开发了。
老管小的幼儿园和教室,当年承载了多少儿童的梦想,当年的儿童如今已成为了社会的栋梁。
那个年代最有钱的地方——管店信用社 当时醒目的字符已被岁月洗尽。
老粮站和米厂的库房和宿舍 依稀间仍然可以看出当年的影子。
那个年代的食品站
红火时期的沙站小楼
那个年代的缝纫社(大集体)
现已搬迁到新大街的医院的老址
曾经的老经委楼
依然是老样子的的铁木社
学生遍布海内外,底蕴十足,修葺一新的管店中学老教室
以前的老教室,许多学子魂牵梦绕的地方
老管店人最引以为豪的地方——老火车站
那个年代最为高大尚娱乐项目——文化站的康浪棋和小人书
那个年代管店人夏天天然的泳场——沙河
那个年代管店特有的茶炉,曾经遍布于大街小巷
那个年代的“痞子文化”也已被岁月带走,留下的街巷到处弥漫着管店式的"慢"生活。
作者:邱依胜
来源:美篇
编辑:郭新颜
欢迎关注滁州市旅游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滁州微旅游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