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1:公募基金“乏人问津”
近两年,A股市场惨烈杀跌,投资者情绪持续低迷,部分基金发行困难,更有基金被迫清盘,让人产生公募基金“乏人问津”的错觉。然而,自去年4季度起,公募基金份额已连续3个季度提升,说明仍有投资者在关注机会。
02
误解2:份额增长靠货币,股票基金“门可罗雀”
有观点认为,既然市场情绪那么差,公募基金份额的增长预计主要来自货币基金,股票基金仍旧是“门可罗雀”。然而,货币基金份额在3季度保持平稳甚至略有下降,可能跟收益偏低导致投资者转向债券型基金有关。同时,股票型基金份额却连续提升,或受ETF逆势流入的拉动,体现部分投资者越跌越买的操作。
03
误解3:债券型基金份额靠短债,偏债混合型基金有增长
不出市场所料,债券型基金的份额有所增长,混合型基金份额有所下降。但从分项数据来看,债券型基金份额的增长并不来自短债基金,而是来自于中长期纯债基金,或许是因为机构投资者持续看好债市,因而加大配置中长债的力度。混合型基金中,偏债混合型基金份额有所下降,或许是因为权益市场大跌下,偏债混合型基金回撤较大,难以满足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要求。
04
误解4:基金仓位变动大
有观点认为,市场波动主要由公募基金加减仓影响,股票市场杀跌是因为公募基金在卖出,债券市场上涨是因为公募基金在买入。实际上,公募基金仓位变动不大,其配置力量的强弱,来自申购赎回的变动。
05
机会1:主动权益风格增配医药,减配制造
主动权益型基金尽管仓位变动不大,但结构调整相对比较频繁,由于其背后体现着大量的研究工作,故可以为普通投资者提供借鉴。三季报显示,主动权益增持医药板块,减持制造板块。
06
机会2:主动权益行业上,增配家电、煤炭;减配电力设备、美容
三季报显示,主动权益型基金行业加减仓方向与行业涨跌幅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这也意味着,三季度的操作动向与市场表现相契合。
07
机会3:股票型ETF份额增长来自宽基
从股票型ETF的份额变动来看,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分类别来看,宽基指数增长最为明显,行业主题增长相对较少,或反映投资者较认可当前为底部区域,但对行业方向判断仍不清晰。
08
机会4:股票型ETF行业增长来自医药、科技
从行业主题型ETF来看,增长较快的主要来自医药、科技。值得注意的是,主动权益型基金也增配了医药,这或许说明市场已形成了共识。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在发布时的设想、分析及见解,并不代表中信银行全部立场,亦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报告只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应被视为专业投资意见或任何产品的要约或邀请,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数据来源:Wind。
*本文图片、内容来自“富国星投顾”公众号对中信银行微生活的转发授权。
- 风险提示 -
基金非存款,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指数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净值会因为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投资者需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谨慎选择合适的产品并详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基金投资策略、投资范围、基金经理等相关信息,可前往基金公司官网的信息披露板块查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