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开展以来,滁州法院共执结案件2378件,同期增长44.42%,执行到位金额20356.4万元,同比上升42.1%。在26项评估指标体系中,执行结案平均用时88.09天,位居全省法院第二位,执行完毕案件平均用时45.88天,位居全省法院第一位。
一是集约化办案繁简分流提速。在全市法院推行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实行“分段+集约”的执行团队办案模式,所有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由查控组迅速查控一遍,根据查控结果结合案件性质、财产变现难易程度等因素对案件分类,将“三养”案件、追索劳动报酬等涉民生执行案件及标的较小简单易执案件交由“速执”组快速办理,执行攻坚战开展以来,执结各类涉民生案件347件,平均用时71天。将其他难度较大的案件交由执行实施团队精细化办理。明确各执行团队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完善考核办法,强化团队协作,在财产查控、文书制作、系统操作上职责分明、相互监督,确保各环节形成良性流转。
二是网格化联动聚合外力提效。强化与公安机关、银行、保险公司等执行联动,破解查人找物执行难题,采取邀请公安派员进驻法院成立执行警务室、与保险公司、人民银行等建立挂职交流机制等方式完善查人找物控财工作机制。“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开展以来,已通过公安机关临控长期下落不明被执行人4名,协调交警部门查控车辆3台,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犯罪案件16件16人,协助办理重大疑难执行案件17件。针对农村被执行人较多的现状,在每个乡镇综治联系点明确一名基层执行联络人,及时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成立法院“执行110”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一旦接到相关线索,立即出动,目前全市法院基层执行联络人名册214人,提供执行线索106条,协助执行案件56件,提出执行合理化建议21条。
三是全流程协作精准施策提质。加强立、审、执协作配合,在法院内部形成解决执行难强大合力,立案阶段加大诉讼指导、风险释明和诉前调解,对符合条件的及时采取诉前保全措施,审判阶段依法及时采取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等措施,加大调解力度,强化判后答疑和督促履行,提高裁判自动履行率和调解案件当庭履行率,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办理各类财产保全案件820件,较去年同期上升19.01%,在执行阶段,定期梳理终本案件,对查找到财产线索的及时通知当事人恢复执行,对小额涉民生且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利用执行救助终结,执行攻坚战开展以来辖区内已有5个县、区党委将执行司法救助资金增加到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