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没有哪一个父母会故意地伤害孩子,但往往在不经意间,在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伤痕。
父母不要以为只有打骂才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下面4种做法,对孩子的伤害也是不容小觑,可惜很多父母都忽略了。
贬低孩子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两个家长聚在一起
家长A:你们家孩子学习真努力,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不像我们家的那个,就只会调皮捣蛋,一点儿都不让我省心。
家长B:我家孩子整天跟个闷葫芦一样,见了人也不知道打招呼,好啥?你们家孩子头脑多灵活,以后肯定有出息!
这两位家长真的认为别人家的孩子优秀,自己家的孩子差劲吗?当然不是的,他们只是在彻底地贯彻执行谦虚的传统美德。
只是,这样以贬低孩子为前提的“谦虚”“为孩子好”,真的好吗?听到这些话的孩子,心里会怎么想呢?他们会感觉尊严受到了打击,无地自容,自我评价变低。如果这样的情况多了,日积月累,就会养成孩子自卑消极的心态。
家长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贬低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失去自尊心轻而易举,但要替孩子重建自尊,却是一个非常缓慢和困难的过程。
向孩子诉苦
很多父母,他们很喜欢把孩子作为自己一生的心血和一生努力的归结点。他们总是认为,自己起早贪黑,粗茶淡饭,省吃俭用,都是为了孩子。
为了激励孩子,让他们达到自己的期望,便总是频繁地将生活的辛苦与不易灌输给孩子,生怕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他们吃了多少苦。很多时候,父母只是说说而已,但是在孩子敏感的心里,可能就种下了种子,影响他一辈子。
父母的诉苦,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早早就背上了本不该由他们承担的重负。他们会愧疚,会自责,总觉得是自己连累了父母,性格也会因此变得内向而自卑。
不要随便向孩子诉苦,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些有意或无意的诉苦,会带给孩子怎样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又会怎样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会改变孩子人生的轨迹。
父母冷暴力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过下面的经历:沉浸在自己的事情中,无视孩子的呼唤,有的甚至对孩子不耐烦,装作听不到;孩子犯错后,作为惩罚,冷漠对待他们;表面上在陪孩子玩耍看书,其实是心不在焉地应付他们……
一位网友曾经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
小时候,特别怕不苟言笑的妈妈,不敢和妈妈说话,没看到过妈妈的笑脸,有天暑假的中午,我在屋里的地上睡得正香,被从地里干活回来的妈妈打醒,时隔40多年,我忘不了当时的痛苦,并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妈妈为什么打我。
由于妈妈的不苟言笑和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这位网友一直到长大后都活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行为引起周围人的不开心。
孩子过惯了低气压生活,就很难建造属于自己的自信,也会丧失对家庭的安全感。
父母的冷暴力对孩子最直接的影响是让孩子形成压抑型和孤僻型人格。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成为“冷暴力”的传递者,对他人冷漠,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所以,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冷暴力,冷暴力在孩子人生中扮演的角色,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我们的预计。
爸爸妈妈吵架
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当最亲的爸爸妈妈针锋相对,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时,对年龄小一些的孩子来说,无疑会冲击他们的内心,摧毁他们的世界。
而对于懂事一些的孩子来说,他们会因为父母吵架而难过,胡思乱想,无心学习,会变得没有安全感,甚至会否定自己,否定爱。
当争吵结束后,坚定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只是意见不一致,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一家人会永远相爱。让孩子有恒定的安全感,是父母最重要的事。
本文来源:慈怀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