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准确掌握全市就业失业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根据省人社厅和省就业局部署,我市对9个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情况、60家重点企业招工及人员流动情况、10个行政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和1个产业园区用工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现将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概述
第一季度,全市举办各类招聘会121场,其中:常规招聘会54场,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退役士兵招聘周、“巾帼风采”女性等就业援助系列专场招聘会58场,为帮扶市直园区企业招工举办专场对接会9场。1647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71656个,进场求职应聘人数达64290人,求人倍率为1.11,环比下降0.08,用工形势总体平稳,部分行业、岗位短期内存在用工吃紧现象。本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96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8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64人,登记失业率2.89%,全市就业形势开局良好。
一、 |
二、本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总的特点
(一)提升招聘能力 促进主体对接。本季度,我市按照省厅举办招聘会有关要求,编排年度招聘计划,加大招聘频次,积极组织开展常规招聘、就业援助系列招聘和地方特色招聘,努力促进市场对接。一是加强市场招聘大厅软硬件升级改造,提升市场找招聘服务水平;二是根据市委市政度要求,组织开展多场大型赶集招聘和乡镇帮扶市直园区企业用工活动;三是与电视台联合制作“才聚滁州职邀你来”企业用工宣传片,在电视台3各频道5个黄金时段播放,宣传我市企业良好的用工环境,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
(二)制造业是吸纳就业主体 普工仍为企业抢夺对象。一季度,我市11个重点监测行业中,实际招聘人数最多的行业为制造业,共招聘845人,占实际招聘总数的77.59%;监测企业用工需求以普工为主,共需求普工1392人,占需求总数83.7%;缺工也以普工为主,普工总缺工387人,占缺工总数的67.42%。
(三)园区用工平稳 普工缺口较大。一季度,园区880家企业员工流失2929人,占在岗员工的0.02%,园区用工总体保持平稳。受我市产业结构特点影响,普工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用工需求的主体,缺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加工业。
(四)省外就业仍属主流 省内流动快速上升。由于本地工资待遇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且本地部分企业用工环境不如发达地区,加上外出务工人员的外出就业惯性,造成大量的农民工外出就业。但随着我省经济社会较好发展,招商引资成效突显,企业综合竞争力增强,劳动力选择在省内务工人数呈逐年上升态势。
三、五项监测具体情况
人力资源市场监测
(一)概述
第一季度全市人力资源市场进场招聘单位1647家,需求71656人,求职人数64290人,求人倍率1.11。环比求人倍率持平,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上升明显,分别上升了7888人和9504人。同比需求人数增加了8266人,求职人数增加了2329人,求人倍率下降0.08。(见表1.)
表1.需求人数、求职人数、求人倍率情况
需求人数 (人) | 求职人数 (人) | 求人倍率 | |
2018年第一季度 | 71656 | 64290 | 1.11 |
图1.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环比、同比图
一季度特别是春节以后,各企业纷纷开始大规模招兵买马,为全年生产储备员工;有些在职员工由于各种原因希望能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在本季度开始进入市场求职;应届毕业生也开始纷纷进入市场求职。所以本季市场供求两旺。求职人数和需求人数较上季度大幅上升,分别上升45417人和42203人。而且本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加大了招聘力度,在举办常规招聘会的同时开展多场公益专项招聘会,还为市直园区企业举办专场对接会,所以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和求职人数都有所上升。
(二)全市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情况
1.从产业需求看,六大产业(即: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家电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现代化工、硅玻璃产业)是滁州市的支柱产业,所以第二产业是需求的主力军,占需求总人数的58.58%,环比上升了1.9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7.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需求总人数的32.87%,环比下降1.54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94个百分点。(见表2)
图2.本季度三个产业需求人数百分比
图3.本季度三个产业需求人数环比情况
表2.本季度三个产业需求人数同比情况
2018年第一季度 | 2017年第一季度 | |
第一产业 | 6124 | 4362 |
第二产业 | 41977 | 41614 |
第三产业 | 23555 | 17414 |
2.从行业需求看,制造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也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本季度,制造业需求人数占需求总人数的46.01%。环比上升了0.7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了6.93个百分点。除了制造业以外,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也是用工需求的重要部门,此两项共占需求总人数的16.05%。环比下降2.5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4.06个百分点。
表3.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同比情况
行业 | 2018年 第一季度 | 2017年 第一季度 |
农、林、牧、渔业 | 6124 | 4362 |
采矿业 | 1304 | 1370 |
制造业 | 32969 | 33556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031 | 962 |
建筑业 | 6673 | 5726 |
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 | 3269 | 2092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641 | 696 |
批发和零售业 | 5910 | 4569 |
住宿和餐饮业 | 5589 | 3029 |
金融业 | 266 | 525 |
房地产业 | 2653 | 1280 |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 1244 | 1636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59 | 94 |
水利、环境和公共管理业 | 151 | 214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1993 | 2213 |
教育 | 166 | 412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303 | 75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090 | 553 |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 221 | 26 |
图4.本季度主要需求人数行业环比情况
3.从企业性质看,本季度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企业用人需求环比上升明显,分别上升15585人、9269人和7774人。(见表4)同比来看,有限责任公司需求人数基本持平,股份有限公司需求人数增加1740人,私营企业用人需求增加4572人。
表4.本季度按企业类型需求人数环比情况
企业类型 | 2018年 第一季度 | 2017年 第四季度 |
企业 | 69510 | 25101 |
其中:内资企业 | 61686 | 21182 |
国有企业 | 449 | 129 |
集体企业 | 352 | 95 |
股份合作企业 | 4323 | 1292 |
联营企业 | 2247 | 561 |
有限责任公司 | 22023 | 6438 |
股份有限公司 | 14100 | 4831 |
私营企业 | 14427 | 6653 |
其他企业 | 3765 | 1183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960 | 869 |
外商投资企业 | 2144 | 1232 |
个体经营 | 3720 | 1818 |
事业 | 313 | 274 |
机关 | 181 | 110 |
其他 | 1652 | 754 |
(三)人力资源需求与求职的职业情况
1.从职业类型需求与求职人数看,本季度市场供求环比有大幅增加,其中需求尤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增加最为明显,分别增加了18113人、7984人和7018人。从求职意向来看,求职人员也多集中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在商业和服务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三项共占求职总人数的61.28%。环比分别增长14120人、6659人和3323人。(见表5)
表5.市场职业类型需求与求职人数增、减情况
职业类别 | 需求情况(人) | 求职情况(人) | |||||||
2018年第一季度 | 需求比重(%) | 2017年第四季度 | 需求比重(%) | 2018年第一季度 | 求职比重(%) | 2017年第四季度 | 求职比重(%) | ||
单位负责人 | 100 | 0.14 | 53 | 0.2 | 125 | 0.19 | 81 | 0.37 | |
专业技术人员 | 9408 | 13.13 | 2390 | 9.11 | 5762 | 8.96 | 2439 | 11.04 | |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5831 | 8.14 | 1300 | 4.95 | 6784 | 10.55 | 1701 | 7.70 | |
商业和服务人员 | 15367 | 21.45 | 7384 | 28.14 | 11945 | 18.58 | 5286 | 23.93 | |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 6124 | 8.55 | 2361 | 9 | 5885 | 9.15 | 2779 | 12.58 | |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 | 29181 | 40.72 | 11068 | 42.18 | 21694 | 33.74 | 7574 | 34.29 | |
其他 | 5645 | 7.88 | 1683 | 6.41 | 6178 | 9.61 | 1534 | 6.95 | |
无要求 | / | / | / | / | 5917 | 9.20 | 693 | 3.14 | |
2.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排行
(1)第一季度需求大于供给的前五项职业为:操作工、机械制造加工工、裁剪缝纫工、电子电气设备装备、和工程师。这几项职业找工作相对容易,求职者的求职压力相对较小。(见表6)
表6 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五个职业(职业小类) | |||||
职 业 | 职业代码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
需求人数 | 求职人数 | 缺口数 | 求人倍率 | ||
操作工 | 6279900 | 6001 | 4580 | 1421 | 1.31 |
机械制造加工工 | 6040000 | 4110 | 3160 | 950 | 1.3 |
裁剪缝纫工 | 6110100 | 3609 | 2823 | 786 | 1.28 |
电子电气设备装备工 | 6050400 | 4698 | 3941 | 757 | 1.19 |
工程师 | 2020000 | 1189 | 1008 | 181 | 1.18 |
(2)第一季度需求小于供给的前五项职业为:行政人员、营销人员、计算机相关人员、财会人员、机动车驾驶员。求职者的求职压力较大。(见表7)
表7 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五个职业(职业小类) | |||||
职 业 | 职业代码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
需求人数 | 求职人数 | 缺口数 | 求人倍率 | ||
行政人员 | 1050100 | 617 | 1123 | 506 | 0.55 |
营销人员 | 1050109 | 670 | 995 | 325 | 0.67 |
计算机相关人员 | 2021300 | 692 | 994 | 302 | 0.69 |
财会人员 | 2060300 | 489 | 769 | 280 | 0.63 |
机动车驾驶员 | 6240100 | 567 | 829 | 262 | 0.68 |
3.从求职人员类型看,本市农村人员是求职的主力军,占求职人员总数的40.98%,环比上升15.3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4.19个百分点。本季度,随着应届毕业生开始纷纷走出校门进入市场求职,所以新成长失业青年求职人数环比上升明显,上升了8027人,占求职总人数的23.15%,同比上升3.68个百分点。(见表8)
表8.本季度按求职人员类型环比情况
2018年第一季度 | 2017年第四季度 | |||
求职人数 | 求职比重(%) | 求职人数 | 求职比重(%) | |
新成长失业青年 | 14884 | 23.15 | 6857 | 31.05 |
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 | 6031 | 40.52 | 2822 | 41.06 |
就业转失业人员 | 4130 | 6.42 | 2700 | 12.22 |
其他失业人员 | 4933 | 7.67 | 1977 | 8.95 |
在业人员 | 3707 | 5.77 | 1315 | 5.95 |
下岗职工 | 2721 | 4.23 | 906 | 4.1 |
退休人员 | 298 | 0.46 | 203 | 0.92 |
在学人员 | 1258 | 1.96 | 591 | 2.68 |
本市农村人员 | 26346 | 40.98 | 5655 | 25.6 |
外埠人员 | 6013 | 9.35 | 1883 | 8.53 |
(四)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求职人员情况
1.性别
从性别需求与求职人数情况看,一季度市场男性需求比重环比上升1.93个百分点,占需求总人数的50.40%,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求职比重环比上升1.57个百分点达到58.08%;女性需求比重环比基本持平,占求职总人数的41.92%。从求人倍率来看,女性求人倍率要高于男性,女性求职压力要大于男性。(见表9)
表9.性别分组的需求与求职人数增、减情况
性别 | 需求情况(人) | 求职情况(人) | 求人倍率 | ||||||||
2018年第一季度 | 需求比重(%) | 2017年第四季度 | 需求比重(%) | 2018年第一季度 | 求职比重(%) | 2017年第四季度 | 求职比重(%) | 2018年第一季度 | 2017年第四季度 | ||
男 | 36113 | 50.40 | 12717 | 48.47 | 37342 | 58.08 | 12481 | 56.51 | 1.06 | 1.12 | |
女 | 29671 | 41.41 | 11297 | 43.05 | 26948 | 41.92 | 9606 | 43.49 | 1.19 | 1.28 | |
无性别要求 | 5872 | 8.19 | 2225 | 8.48 | / | / | / | / | / | / |
图5.本季度按性别划分的求人倍率环比情况
2.年龄
从年龄需求与求职人数情况看,接近九成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年龄有所要求,其中25-34岁的用人需求占总用人需求的比重最大,达38.65%。这主要是由于25—34岁年龄段人员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肩负家庭的压力,所以入职后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而45岁以上仅需求3791人,仅占总需求比重的5.29%。从求职者年龄构成来看,25-34岁的求职者占总求职者比重最高,达36.52%,45岁以上的求职者所占的比重最小,仅占总求职人数的7.41%。从求人倍率来看,45岁是求职的“一道坎”,45岁以上人群求职可选岗位较少,求职比较困难。(见表10)
表10.各年龄段需求与求职人数环比情况
年龄 | 需求情况(人) | 求职情况(人) | 求人倍率 | ||||||||
2018年第一季度 | 需求比重(%) | 2017年第四季度 | 需求比重(%) | 2018年第一季度 | 求职比重(%) | 2017年第四季度 | 求职比重(%) | 2018年第一季度 | 2017年第四季度 | ||
16-24岁 | 20379 | 28.44 | 7804 | 29.74 | 17556 | 27.31 | 6800 | 30.79 | 1.24 | 1.24 | |
25-34岁 | 27697 | 38.65 | 9498 | 36.20 | 23479 | 36.52 | 7890 | 35.72 | 1.25 | 1.3 | |
35-44岁 | 15017 | 20.96 | 5931 | 22.60 | 18493 | 28.76 | 5852 | 26.50 | 0.89 | 1.11 | |
45岁以上 | 3791 | 5.29 | 1281 | 3.75 | 4762 | 7.41 | 1763 | 5.58 | 0.87 | 0.72 | |
无要求 | 4772 | 6.66 | 4153 | 12.17 | / | / | / | / | / | / |
图7.本季度按年龄分组的需求比重
3.文化程度
从文化程度需求与求职人数情况看,初中及以下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是需求主体,两者共占总需求人数的61.84%。这与我市用人企业难以满足高学历求职者对薪资待遇的心理预期以及一些大企业研发团队设在公司总部,在我市设厂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市廉价劳动力有关。而且,我市紧邻南京、合肥等省会城市,受 “马太效应”影响,我市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学历人才流失严重,导致文化程度高在我市求职的优势不明显。(见表11)
表11.本季度文化程度需求与求职人数环比情况
文化程度 | 需求情况(人) | 求职情况(人) | 求人倍率 | ||||||||
2018年第一季度 | 需求比重(%) | 2017年第四季度 | 需求比重(%) | 2018年第一季度 | 求职比重(%) | 2017年第四季度 | 求职比重(%) | 2018年第一季度 | 2017年第四季度 | ||
初中及以下 | 19514 | 27.23 | 6851 | 26.11 | 26842 | 41.75 | 7600 | 34.41 | 0.85 | 1.07 | |
高中 | 24801 | 34.61 | 9995 | 38.09 | 20756 | 32.28 | 8665 | 39.23 | 1.31 | 1.33 | |
其中:职高/技校/中专 | 11207 | 45.19 | 3269 | 32.71 | 9616 | 46.33 | 3157 | 36.43 | 1.28 | 1.19 | |
大专 | 12195 | 17.02 | 3676 | 14.01 | 10128 | 15.75 | 3689 | 16.7 | 1.32 | 1.17 | |
大学 | 6911 | 9.64 | 1797 | 6.85 | 6132 | 9.54 | 1978 | 8.96 | 1.25 | 1.08 | |
硕士以上 | 573 | 0.08 | 117 | 0.45 | 432 | 0.67 | 155 | 0.7 | 1.45 | 0.93 | |
无要求 | 7662 | 10.69 | 3803 | 14.49 | / | / | / | / | / | / |
4.技能/技术等级
从技能/技术等级需求与求职人数看,环比职业资格五级需求人数上升最为明显,增加了12983人。在求职人数中,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人数环比上升最为显著,增加了20643人。(见表12)
表12.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情况
需求情况(人) | 求职情况(人) | |||||||
2018年第一季度 | 需求比重(%) | 2017年第四季度 | 需求比重(%) | 2018年第一季度 | 求职比重(%) | 2017年第四季度 | 求职比重(%) | |
职业资格五级 | 20391 | 28.46 | 7408 | 28.23 | 16440 | 25.57 | 6309 | 28.56 |
职业资格四级 | 5244 | 7.32 | 2070 | 7.89 | 4458 | 6.93 | 2195 | 9.94 |
职业资格三级 | 1469 | 2.05 | 575 | 2.19 | 1357 | 2.11 | 641 | 2.9 |
职业资格二级 | 1707 | 2.38 | 394 | 1.5 | 1465 | 2.28 | 339 | 1.53 |
职业资格一级 | 885 | 1.24 | 256 | 0.98 | 822 | 1.28 | 357 | 1.62 |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 12769 | 17.82 | 4744 | 18.08 | 9347 | 14.54 | 3786 | 17.14 |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 2350 | 3.28 | 763 | 2.91 | 1774 | 2.76 | 725 | 3.28 |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 674 | 0.94 | 145 | 0.55 | 409 | 0.64 | 160 | 0.72 |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 | / | / | / | / | 28218 | 43.89 | 7575 | 34.3 |
无要求 | 26167 | 36.52 | 9884 | 37.67 | / | / | / | / |
企业用工动态监测
2018年一季度末滁州市监测企业60家,新增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样本企业各1家。期末实有员工26481人,其中普工20180人,占比76.2%。一季度,监测企业计划招聘员工1663人,同比增加8.48%;实际共招聘1089人,同比增加5.93%;总缺工574人,占需求总人数的34.52%。第一季度共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21人,占实际招聘员工的1.93%。
(一)用工需求和缺工情况
一季度,监测企业用工需求以普工为主,共需求普工1392人,占需求总数83.7%;缺工也以普工为主,普工总缺工387人,占缺工总数的67.42%,技工、管理人员缺工数较同期分别增加71人、39人。
计划招聘人数(人) | 所占比重(%) | 同比增减人数 | 实际招聘人数(人) | 所占比重(%) | 同比增减人数 | 缺工人数(人) | |
普工 | 1392 | 84 | 17 | 1005 | 92 | 58 | 387 |
技工 | 169 | 10 | 67 | 47 | 5 | -4 | 122 |
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 102 | 6 | 46 | 37 | 3 | -7 | 65 |
合计 | 1663 | 100 | 130 | 1089 | 100 | 47 | 574 |
(二)企业招聘情况
一季度,监测企业计划招聘人数、实际招聘人数、缺工人数同比分别上升8.48%、5.93%、13.66%,环比分别上升48.48%、80.89%、10.81%。60家监测企业2017年、2018年第一季度计划招聘、实际招聘及缺工情况见下图:
一季度,由于春节返乡、年终自愿离职等原因导致春节前企业员工流失较大,进而导致节后企业需求量增加。春节后用工市场回暖,用工市场供需达成率大幅提高,其中长电科技和盼盼食品分别招聘员工210人、209人。招聘员工一部分来自社会招聘,一部分来自内部员工介绍,还有一部分来自校园招聘。
(三)企业员工流失情况
一季度共流失员工2198人。 2017年与2018年1-3月员工流失情况如下图所示:
一季度末用工监测企业流失员工574人,与上季474人相比增加100人,人员流失人数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春节期间部分员工返乡后不再回厂工作导致的自然流失。
(四)企业员工工资情况
从普工至管理人员,工资呈等差递增趋势,普工的工资待遇明显低于技工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这是由普工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同时也是其流动率高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一季度普工、技工、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工资同比分别增加12%、5%、2.1%。
表一 2017、2018年一季度企业员工工资比对
普工 | 技工 | 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 | |
2017-1 | 2500 | 3000 | 3500 |
2018-1 | 2800 | 3150 | 3575 |
(五)分行业监测情况
一季度,我市11个重点监测行业中,实际招聘人数最多的行业为制造业,共招聘845人,占实际招聘总数的77.59%,比去年同期下降23.6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09.7个百分点。实招人数次之为农林牧渔业,实招221人,占实际招聘总数的20.29%。缺工人数排前三位的为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
一季度,11个重点监测行业实际增加就业人数(单位:人)
行 业 分 类 | 计划招聘人数 | 实际招聘人数 | 缺工人数 | 流失人数 | 实际增加就业人数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 | 3 | 0 | 10 | -7 |
农、林、牧、渔业 | 226 | 221 | 5 | 124 | 97 |
制造业 | 1373 | 845 | 528 | 638 | 207 |
建筑业 | 0 | 0 | 0 | 0 | 0 |
批发和零售业 | 35 | 4 | 31 | 8 | -4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5 | 5 | 0 | 0 | 5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 | 0 | 0 | 0 | 0 |
采矿业 | 0 | 1 | 0 | 3 | -2 |
住宿和餐饮业 | 4 | 4 | 0 | 0 | 4 |
房地产业 | 14 | 6 | 8 | 10 | -4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 | 0 | 2 | 0 | 0 |
产业园区用工监测
(一)2018年3月末,滁州市开发区内共有企业880家,员工131950人,其中技能人才15000人,占员工人数的11%。一季度园区企业计划招工10265人,实际招工7834人,占计划的76%。一季度园区流失员工2929人,占员工人数的0.02%。
(二)园区企业员工流失情况 员工流失的原因是:企业与员工在相关待遇认知上存在差异,1.员工求职时对公司了解不够充分,对工作岗位的职责不明确,是离职原因之一;2.员工综合素质欠缺,不具备企业所需的吃苦耐劳及敬业精神,入职时只关注的后期待遇及福利;3.监测企业主要是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加工制造企业,相比科技型企业及互联网企业支付的薪酬要低很多;4.企业在用工需求上,主要以无需技能人员为主,对于中级、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很少,对于学历的要求也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人员,故薪酬普遍偏低。
(三)园区企业缺工情况 2018年第一季度园区企业缺工与招聘计划已经完成,2018年第一季度比2017年第四季度实际到岗人数增加,较以往相比前来说求职的人数增多,招聘较以前容易,原因主要有: 1.新成长劳动者要求在提高,新求职人群70%以上都是“80后”“90后”的农村新青年,他们逐渐成为企业用工的主体; 2.外出务工回乡就业人员不断增多;3.企业用工待遇不高,劳动时间过长,影响留工;4.年后求职人员较多。
(四)为企业做好用工服务工作 深入企业调研,为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提高工资待遇、改善用工环境,用工待遇和环境留住员工、吸引员工是企业无法回避且必须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支持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轮班工作、生活补助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让企业尽量少裁员、不裁员,稳定岗位。
农村劳动力转移监测
(一)行政村10个监测点一季度监测数据情况
行政村名称 | 行政村人口 | 劳动力人数 | 本期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 | 本期新外出就业人数 | 本期新返乡人数 | 本期外出就业与劳动力总数比例 |
半塔村 | 3485 | 2108 | 429 | 308 | 313 | 20% |
宝塔村 | 3240 | 1941 | 466 | 279 | 316 | 24% |
石固村 | 4955 | 3263 | 500 | 581 | 651 | 15% |
炮咀村 | 5183 | 3391 | 543 | 636 | 713 | 16% |
夹埂村 | 2621 | 1782 | 616 | 303 | 339 | 35% |
西王村 | 3916 | 2628 | 865 | 394 | 395 | 33% |
大雅村 | 2417 | 1623 | 850 | 361 | 381 | 52% |
储茂村 | 2008 | 1267 | 638 | 279 | 294 | 50% |
贾龙村 | 1711 | 1200 | 690 | 506 | 564 | 58% |
仙山村 | 2237 | 1423 | 794 | 548 | 562 | 56% |
合计 | 31773 | 20626 | 6391 | 4195 | 4528 | 31% |
1.监测总体情况。一季度我市10个监测行政村的农村人口总数为31773人,行政村劳动力总数为20626人,占总人口数的64.91%。本季度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为6391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30.99%,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为20.1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体情况基本稳定。从10个行政村一季度外出就业与劳动力总数比例来看,我县4个行政村外出比例较大,主要是原因是这4个村紧靠江苏南京,本地劳动力在春节期间外出较多。
时间 | 本期内新外出就业人数 | 本期新外出省内就业 人数 | 本期内新 返乡人数 | 本期末 实有外出 就业人数 | 期末外出就业人数占本地劳动力总数比重(%) | 实有外出 就业人数同比增减 |
1月 | 41 | 17 | 495 | 6270 | 30.39 | 0.25 |
2月 | 1647 | 537 | 3843 | 4074 | 19.75 | -0.36 |
3月 | 2507 | 441 | 190 | 6391 | 30.99 | -0.02 |
季度合计 | 4195 | 995 | 4528 | 6391 | 30.99 | -0.02 |
2.外出转移就业具体流向。一季度新外出就业的4195人中,省内就业995人,占新外出就业总数的23.72%;省外长三角转移就业2383人,占新外出就业总数的56.81%;珠三角转移就业339人,占总数的8.08%;京津地区转移就业279人,占总数的6.65%;省外其它地区转移就业199人,占总数的4.74%。一季度新外出就业人数4195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660人,新返乡人数4528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462人。
3.本地非农就业情况。一季度末监测点本地非农就业人数272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3.19%。其中在企业就业人数1957人,占本地非农就业人员数的71.95%;自主创业人数345人,占非农就业人员总数的12.68%。
时 间 | 期末 本地非农 就业人数 | 其中: 在企业 就业人数 | 在企业就业人数占非农就业人数比重(%) | 其中: 自主创业 人数 | 自主创业人数占非农就业人数比重(%) | 期末本地非农就业人数同比增减 |
1月 | 2759 | 1984 | 71.91 | 354 | 12.83 | 0.01 |
2月 | 2650 | 1926 | 72.68 | 331 | 12.49 | -0.04 |
3月 | 2720 | 1957 | 71.95 | 345 | 12.68 | -0.02 |
(二)综合分析
1.从新外出转移与新返乡人数指标对比情况来看,本季度从2月和3月份新外出波动情况较大,而新返乡主要集中在2月份,主要是今年春节长假期间,大部分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回家过年,随着假期结束,部分在省外就业有着稳定工作的务工人员又匆匆回到原单位工作。
2.从一季度选择省外转移就业与省内转移就业指标对比情况来看,虽然我市省内转移就业有所增长,但省外转移就业仍属主流,本地工资待遇与长三角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大部分本地企业不按规定缴纳社保,造成大量的农民工外出就业。是从外出就业具体流向看,由于我市地理位置原因长三角仍然以56.81%比例领先于其它地区。
(三)本季度监测特点
1.本地非农就业增长比较缓慢。由于多数地方乡镇企业规模小,环境差,企业不景气,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乏力,导致农村非农就业中在企业就业人数有所下降。
2.到省外打工人数仍保持增长。由于我县地处长三角地带,江浙沪一直保持经济强劲势头,仍是我县不少外出劳动力的首选地区之一。
3.流向省内大中城市人数也有所上升。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收入预期,使劳动力在省内流动快速上升,并逐渐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
失业动态监测
为及时、准确掌握监测企业岗位增减情况,分析判断我市就业失业形势,滁州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管理中心2018年1月1日至3月20日对60家监测企业进行了岗位数据采集,现将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一)监测基本情况
1.岗位总数增减情况
2018年第一季度末,滁州市60家监测企业。在岗总数为26461个,2018年1月- 3月, 滁州市失业动态监测企业就业人数增员1355人,减员1805人,增减相抵后较建档期26911 人净减450人,降幅为1.67%。
表一:1-3月全市监测岗位总数变化情况表(单位:人)
调查期 | 建档期总岗位数 | 调查期总岗位数 | 岗位变化总数 | 岗位变化数量占比(%) | 岗位减少人数 | 新招员工数 |
1月 | 26911 | 26823 | -88 | -0.33% | 384 | 296 |
2月 | 26823 | 26165 | -658 | -2.45% | 844 | 186 |
3月 | 26165 | 26461 | 296 | 1.13% | 577 | 873 |
图一:1-3月监测企业岗位总数变化趋势图(单位:%)
从图一2018年1-3月监测情况看,我市60家监测企业岗位数呈先减后增趋势。2018年1-2月岗位流失率仍为负数,是供大于求的状态,3月份用工需求量上升,岗位流失率呈正比。
图二:1-3月监测企业岗位总数变化图(单位:人)
从图二显示,2月份监测企业岗位流失844个,相较于1月份的460个,岗位流失较多。1-2月份岗位减少总数与新招员工数增减相抵后为负数,岗位流失量大于用工量,原因集中于企业订单需求量减少,季节性用工减少,春节大部分员工返乡撤离,导致岗位流失数量增加。3月份岗位流失577个,较2月份相比岗位流失减少267个,虽然岗位流失仍然较多,但用工量增加,增减相抵后为正数,原因集中于第一季度开春之际企业订单需求量增大,用工需求多,逐渐呈现回暖趋势。随着春季各类招聘会的展开,入职率会逐渐大幅好转,甚至部分年前离职员工也会重新返厂。
2.行业岗位增减情况
表二: 本季度(1-3月)各行业岗位变化情况表
行业 | 1月 | 2月 | 3月 | |||
岗位总数变化 | 岗位变化数量占比(%) | 岗位总数变化 | 岗位变化数量占比(%) | 岗位总数变化 | 岗位变化数量占比(%) | |
农、林、牧、渔业 | 0 | 0 | 0 | 0 | 3 | 1.16 |
采矿业 | -7 | -0.65 | -4 | -0.37 | -2 | -0.19 |
制造业 | -83 | -0.44 | -659 | -3.51 | 307 | 1.7 |
建筑业 | -5 | -1.83 | 0 | 0 | 0 | 0 |
批发和零售业 | -1 | -0.14 | 2 | 0.28 | -4 | -0.5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2 | 0.23 | 0 | 0.04 | -6 | -0.11 |
住宿和餐饮业 | 0 | 0 | 0 | 0 | 4 | 4.3 |
房地产业 | -4 | -1.49 | 0 | 0 | -6 | -2.26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0 | 0 | 1 | 2.27 | 0 | 0 |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滁州2018年第一季度监测企业就业岗位延续了往年的波动特性,监测企业就业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带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制造业在2月份行业岗位减少较多,主要是春节影响因素,具体流失企业主要有安徽康佳电子、滁州东菱电器和安徽盼盼食品三家公司。1-3月份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流失员工160人,滁州东菱电器有限公司流失156人,安徽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流失94人。
(二)减员企业的减员原因情况
表三:本季度(1-3月) 减员原因对比分析表(单位:人)
减员类型 | 1月 | 2月 | 3月 | |||
减员人数 | 人数占比(%) | 减员人数 | 人数占比(%) | 减员人数 | 人数占比(%) | |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1 | 0.26 | 2 | 0.24 | 11 | 1.91 |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 342 | 89.06 | 772 | 91.47 | 414 | 71.75 |
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 | 29 | 7.55 | 54 | 6.4 | 117 | 20.28 |
劳动合同终止 | 12 | 3.12 | 16 | 1.9 | 35 | 6.07 |
合计 | 384 | 100 | 844 | 100 | 577 | 100 |
图三:本季度(1-3月) 减员原因对比分析图
从我市2018年第一季度监测情况来看,各公司减员主要原因表现在劳动者依法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两大方面。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占84.65%,具体原因表现为找到新工作、劳动合同期满、季节性返乡、结婚生子上学入伍等个人原因以及对工作报酬、工作环境不满意等方面。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占比11.08%,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终止占比较少。企业具体原因表现为季节性用工、订单需求不足、产业结构调整、工资、社保等用工成本上升等方面。
(三)监测情况综述及预测分析
总体而言,从本季度1、2月份监测情况看,市场整体用工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3月份60家监测企业岗位总数以春节假期为拐点呈现增长的变化趋势。其中2月份,面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潮,我市大部分企业面临员工辞职现象,给企业经济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3月,为了帮扶求职人员就业我市开展了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退出现役士兵专场招聘会、女性专场招聘会、高校毕业生春季巡回招聘会、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等,大大满足了我市企事业单位的用工需求以及各类求职人员的就业需求,保障了全市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预计, 2018年二季度失业动态监测企业减员人数放缓,失业率下降,相反就业率将有所提升,就业局势总体呈现回暖趋势,并逐步趋于稳定。
四、第二季度就业形势预测
1.二季度市场热度消退。根据历年就业失业监测规律,经过第一季度高频次的对接,第二季度市场热度会有所消退。用人单位除因员工流失、岗位空缺和扩大规模新上生产线需要补员招聘之外,绝大多数企业用工需求减少。
2.普工岗位缺乏明显。我市用工主要集中在六大支柱产业(即: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家电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现代化工、硅玻璃产业),所以普工一直是各企业的主要抢夺对象,普工缺工情况在下一季度将继续存在。
3.高校毕业生涌入市场。第二季度,2018年应届毕业生将大量涌入市场求职,高校毕业生求职进入旺季,成为企业补员的重要途径。部分高校毕业生因尚未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加之就业意识多变,其对薪资待遇期望过高,势必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对就业岗位挑三拣四,人岗匹配度不高现象。
设施配套情况和企业良好的用工环境,充分利用全市的LED屏幕滚动播放企业用工信息,引导和鼓励返乡人员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5.全力为企业做好用工服务。深入企业进行用工情况调研,了解企业用工问题的症结,为企业用工开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