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了大鱼大肉,体重却一直没有下来,你有没有想过,可能是因为你吃了很多“隐形糖”?
这里说的“隐形糖”,并不是指奶类中的糖和水果中天然存在的糖,也不是指五谷杂粮中所含的淀粉,而是指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的蔗糖(绵白糖、冰糖、红糖、白砂糖)、果糖、葡萄糖等,也包括添加的麦芽糖浆、淀粉糖浆等水解产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吴晞副教授提醒,数据显示,每天摄入1-2份含糖饮料可使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26%,冠心病风险增加35%,卒中风险增加16%。
如今,许多人会有意识地减少糖果、甜点和甜饮料等的摄入。然而,生活中有许多“隐形糖”,吃起来并不甜,但更加值得警惕。
如何避免吃太多的糖?
吴晞副教授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警惕那些包装食物,薯片、虾条等膨化食品以及速溶咖啡、芝麻糊等调制饮品,这些是“添加糖”最大的藏匿者。
多吃完整的自然食物,比如全谷物、粗粮杂豆,少吃各种加工食品,因为加工食品中为了口感往往也会加入大量糖分,即便像酸奶这样的所谓“健康食品”也不例外。
还有,警惕外食,最好自己做。在中国饮食中,糖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调料。在餐馆里工作的内行都知道“糖调百味”这个道理。
据有关部门调查;在餐馆里一份葱烧海参大概加糖15-25克,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大概加25-30克糖,红烧肉大概加40克-50克糖。九转大肠要加65克的糖,最高的排骨有时甚至每份加75克糖。在加工的肉制品中,也含有糖,比如牛肉干、肉脯等。
还有很多人为了减肥会下定决心,只吃沙拉,但却一斤没有瘦,这时候你就要问问自己,吃沙拉的时候有没有倒入沙拉酱。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要减肥,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因为睡眠不足会影响到你对吃食的喜好。当你缺觉时,大脑额叶特别是控制决策的那部分会受损,同时大脑控制欲望的那部分会被激励,这样你在睡眠不足的状态下更喜欢高热量、重甜和重盐的食物。
来源:新华社、澎湃新闻
重要通知:
今天起,“”微信推出刮红包福利,
点开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即可获得1个积分,8篇文章8个积分就可以刮奖一次哦~
到哪刮红包?首页菜单“粉丝福利”→“积分刮刮乐”
注意:要先到“粉丝福利”→“美粉中心”绑定手机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