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很多家庭选择举家出游。带着孩子,开着车,去郊外赏花、摘草莓、烧烤……本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然而家长们往往容易忽略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孩子的乘车安全!
关于孩子乘车安全
家长安全意识很重要
关于孩子乘车,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比较小,只要让孩子坐在后排座位,司机开慢点,一般不会存在什么安全问题。有的还喜欢抱着孩子乘车,殊不知,这样的乘坐方式存在很大的隐患。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瞬间的冲击力会轻易将小孩从家长怀中“夺走”,此时的孩子也许就成了家长的“人肉气囊”。因此,携带孩子乘车一定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千万不要把孩子抱在怀中。
▲图:实验证明,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怀中的孩子根本“抱不住”
随着汽车普及率不断提高,儿童交通安全已经成为汽车时代的大问题。《中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蓝皮书(2017)》显示,交通事故已成为0-14岁儿童致死的第四大原因。《参与、共享、共创——中国儿童道路安全教育实践创新报告》显示,近35%的家长“很少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使用安全座椅坐后排”只占到40%……可见,家长对儿童交通安全问题的意识还需提高,对儿童乘车安全隐患还要多加注意。(via.交通言究社)
那么孩子乘车出行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
不让孩子坐副驾驶。
有数据表示,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儿童坐在后座比坐在前座约可降低30%的致命伤害!在很多交通事故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幼儿坐在副驾驶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急刹车可以轻易地让孩子撞向挡风玻璃,另一方面车中的安全气囊会把幼儿的劲椎在一瞬间击破,因此幼儿必须要坐在后排来确保行车中的安全。
2
乘车时勿让孩子将身体伸出窗外
乘车时一些孩子从窗户探出头或将身体伸出车外,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孩子很容易因急刹、刮擦等受到伤害。家长们要时刻看护好孩子,尽量关好车辆的天窗、门窗,切勿让孩子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车外。
3
开车门前应注意观察
别让孩子自己下车
当车辆到达学校周边时,部分家长为赶时间或省事让孩子自己上下车,这样是十分危险的。一方面,打开车门后外部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多,孩子贸然下车极易造成“鬼探头”现象,引发交通事故。另一方面,未观察周围交通状况突然开车门还容易伤害到其他人。在抵达目的地时需要提前观察,在保证自己和其他车辆的安全前提下上下车,对于年幼的孩子最好由家长陪同。
▲图:孩子未观察周围交通状况,开门时与骑行人发生碰撞
最后也是最开始提的
未满12周岁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未满12周岁的孩子乘坐私家车时,应当坐在后排位置,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注意不要让孩子单独坐在副驾驶位置或怀抱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因为副驾驶通常会配备安全气囊,发生碰撞时,瞬间弹出的气囊会对孩子的头部和颈椎造成致命伤害。
▲图:实验证明,安全气囊弹出后产生的威力巨大,瞬间击碎西瓜
有些家长认为不用给孩子使用安全座椅,只要使用成人安全带就可以了。但是,这样做同样存在安全隐患,因为安全带是按照成人身体特征设计的,年龄较低的孩子由于身高所限,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会勒伤、割伤孩子颈部,造成伤害。
▲图:实验证明安全带不但不能保护儿童还有可能勒伤脖子
(via.交通言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