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春分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名第四,是我国古代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一到,各种文化习俗也在庆祝春天的到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习俗吧!
玄鸟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动物学家认为,“玄鸟”在这里指的是燕子,燕子是“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雷鸣之后再过五日,看见闪电。
春祭
作为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春分”既是节气,也是节日,有一系列的祭祀庆典。古代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纸鸢
放风筝是踏青的保留节目。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鹞”和“鸢”都是鹰类猛禽,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后来,风筝的形状各异,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
春汤
岭南,“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在中山,“春菜”指的是一种野苋菜,又被称为“春碧蒿”、“马齿苋”。
“春分”那天,人们到田野中采摘春菜,回家“滚汤”,名曰“春汤”。有谚云:“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这个习俗反映了人们新年最朴实的愿望。
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
“春分”有一项非常有趣的习俗——竖蛋。
鸡蛋在春分和秋分这一天为什么容易竖起来?科学家们分析过其中的道理。原来,春分、秋分时,南北半球昼夜一样长,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选蛋有什么诀窍呢?可以选择生下四五天的新蛋,此时的鸡蛋蛋黄素带松弛, 蛋黄下沉, 鸡蛋重心下降, 有利于鸡蛋的竖立。
1985年的“春分”,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艺术系的格雷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在一间房屋里竖起了204个鸡蛋。2005年9月14日,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莱恩·斯波茨用了12个小时,成功竖起了439个鸡蛋,由此成为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图文:完青青(滁州儒林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