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时血液检测不合格就是身体不健康吗? 其实,前来参与献血查出不合格的人群当中,绝大多数人的身体是健康的,只不过暂时不适合献血而已。 原因在这里。 在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人群中,最常见的是转氨酶偏高,约占被筛除人群的一半至2/3,这与人们的饮食作息等习惯有关。喝酒、熬夜、剧烈运动,或是饮食油腻、肥胖以及服用红霉素、解热镇痛类药物或半夏等中药,都会引起转氨酶暂时升高。经过休息或停止服药,有些人转氨酶能恢复到正常的范围。 为了保证医疗临床用血安全,国家对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标准及试剂的质量标准要求比医疗机构严格很多。例如,用于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试剂,血站使用的试剂灵敏度可达0.2ng/ml,即乙肝表面抗原含量大于0.2ng/ml时可检出阳性;而医院使用的试剂灵敏度为0.5ng/ml,即乙肝表面抗原含量大于0.5ng/ml时可检出阳性。也就是说,血站对低浓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即判阳性,而医院则在相对较高浓度时才判阳性,因此会出现血站检测结果不合格,而医院检测结果合格的情况。 为避免纠纷,国家规定“献血后的血液检测结果是以血站为标准的,血站的检测结果只是安全输血的需要,而不能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 如果您遇到这种情况,不必过于担心,您可以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医院检测报告为准,并由医生诊断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尽早解除心中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