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滁州琅琊山风景区内千年欧梅盛开,花香四溢,迎来游人驻足观赏。
千年醉翁亭,梅花点点香,现在已经是三月,醉翁亭里的一株欧阳修手植梅正在迎春开放,扑鼻的清香也吸引了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



在“中国四大梅寿星”中,有一株位于滁州市琅琊山醉翁亭西,为当年欧阳修知滁时亲手所植。历经千年风霜,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政客在此徘徊,或建亭、或筑台、或吟咏、或追思、或慕拜……

欧梅扎根的地面,后人垒了一方石基,清顺治年间,河南人李嵩阳题刻“花中巢许”于其上,更被后人看成是欧阳修精神的一种象征。

明代洪熙元年(1425年),滁州南太仆寺卿赵次进在欧梅南面凿石引水,侍御邵梅墩为赏欧梅建“见梅亭”于池中。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滁州知州王赐魁因坐此亭中能看见亭北欧梅的倒影,又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把此亭易名为“影香亭”。

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滁州判官张明道为赏欧梅在梅北面建“梅瑞堂”。民国十七年(1928年)州人书法家黄艺五在堂后崖壁题“古梅亭”篆刻一方,将其改名“古梅亭”,亭内壁镶嵌着清代文人赏梅时留下的题刻。

欧梅东面是当年薛楼留下的楼基,如今却成为赏梅和摄影家们的最爱,站在上面不仅可以赏梅,还可以一览醉翁亭院落内所有的美景,后人称之为“览余台”,黄观效题刻的“四时之景不同”更是引来游人无数的遐想。

你见过郁郁葱葱的欧梅,也见过繁花似锦的欧梅,还见过寒霜带雪的欧梅,那你见过硕果累累的欧梅吗?


欧阳修“当年辛勤皆手植”,才有今人“访梅”实为“访翁”来”,如今又到欧梅一年挂果的季节,如果有幸,您也许可以尝到那千年欧梅的滋味,想必又是一次难忘的醉翁之旅吧!
琅琊山风景区 导游 徐玲玲:
说到这个梅树,因为它是欧阳修手植梅,所以被称之叫做欧梅,梅树它比较独特,它花期是每年的2、3月份,是既不与腊梅争先,也不与春梅争艳,独独是伴随着杏花开放。
琅琊山风景区 导游 徐玲玲:
而说到这个梅树它不单是年年开花,它其实还是岁岁结果,每年的五月份结果实,结的果子就是曹操所说到的“望梅止渴”的梅子,而说到这颗梅树,因为梅其实也是为了纪念欧阳修当年的一个好友梅尧臣所种植的,而“梅妻鹤子”的林逋还曾经在他的诗文中说到“我园中梅三千,独无此一株”,说明这株梅树的品性是非常稀有的,所以各位游客想来的话,就抓紧时间过来看一看。
游客1:我听别人讲这边古梅开花了,所以特别来看一下。
记者:那您今天来了之后感觉怎么样?
游客1:开得特别好,特别香。
记者:您好,您今天是从哪边过来的?
游客2:从蚌埠过来的。感觉挺美的,听讲这个树是欧阳修当年种下来的,今天特地来看一看,正好赶上梅花开放的时节,感觉看到这个梅花特别漂亮。
欧梅为全国四大寿梅之一,近年来,欧梅虽历经病虫害和高龄困扰,经琅琊山管委会和热心人士关注与救治,仍年年开花,慕名前来赏梅的游客是络绎不绝。在这里,我们还是要提醒游客,能够文明观梅。


这么美好的景色,趁着春光不限好,赶紧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