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马关系起始
小时候,一幅神异的图画总浮现脑海:“古代文人骑着白马,游走天下,一派逍遥”。
长大后明白了时代的更迭,岁月的辗转,可白马总还只在少年时。
中国是世界马种的发源地和养马最早的国家之一。《新唐书·王求礼传》:“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
古代君王与马
乾隆与马
古代爱马之君有许多。周穆王得八骏,赐名曰: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
齐桓公所乘之骑名曰“拂云飞”。
秦始皇有号称“七龙”的马,分别叫追风、白兔、融景、追电、飞翮、铜雀、长凫。
唐太宗昭陵六骏,名叫飒露紫、拳毛、白蹄、特勒骠、青骓、什伐赤。
更有两位帝王将自己的马封为将军,将马与人同等对待,把人与马的关系推至顶峰:晋安帝封他的坐骑为“扬武将军”。五代刘崇封他的黄骝马为“自在将军”。
古代武将名马排序
第一名 曹操的绝影
绝影是魏王曹操的坐骑。在《魏书》载:“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并中公右臂。” 《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四载:曹操兴兵击张绣一回中写道,“却说曹操得典韦当住前门,乃得大宛马匹。”正文旁有小字注解,“此马即为“绝影”,日行千里。”
第二名 李世民的特勒骠
“特勒骠”是武德二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李世民消灭割据马邑(今山西朔县境)的刘武周势力,收复河东失地时,与刘武周大将宋金刚作战时的坐骑,排列于昭陵祭坛东侧首位。此马毛色黄里透白,喙微黑色。唐太宗为它的题赞是:"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第三名 关羽的赤兔
追风赤兔马全身红色,犹如烈火,纵横战场,如同天马下凡。赤兔马也一直是好马的代表。在三国时期先后被吕布,关羽所用,关羽被杀后此马绝食而死。
第四名 刘备的的卢
蜀主刘备的马名“的卢”,裴松之注引《世语》:“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危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
第五名 项羽的乌骓
西楚霸王项羽的马取名“乌骓”,此马五岁,跟随项羽立功创业,所向无敌,常一日千里。通体黑缎子一样,油光放亮,唯有四个马蹄子部位白得赛雪。非常有灵性,在项羽被逼乌江自刎后,此马也跳江随主人而去。
古代文人与马
李贺与马
古代文人亦都是爱马之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留下许多名篇,尤诗鬼李贺写《马诗》二十三首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最让我喜爱的是第十二首:
马诗(十二)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张飞与玉追
据史料记载张飞能文能武,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且武功了得,并非人们认识中的粗野武夫。当时张飞家境不错,救济了许多当地难民;当时人们就常常说“人中张飞,马中玉追”。玉追,张飞的坐骑,是一匹神驹,通体黑,无杂毛,善奔袭。由于玉追马在三国演义中并未被罗贯中记载,所以导致后世将这句话的主语改成吕布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乃是后人杜撰。而正史的的确确是“人中张飞、马中玉追”。
爱马文化的普及
马又是能力、圣贤、人才、有作为的象征。古人常常以“千里马”来比拟。马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非常之好的形象,被视为吉祥瑞兽、善良神物。其冠名于姓氏、山河、人物,历代以马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浩若烟海。
云南有马龙县、马关县,西藏有康马县,四川有马边彝族自治县,广西有马山县,安徽有马鞍山市,河南有义马市、驻马店市……中国的姓氏有马姓,人名字中带马字者更多矣。
马,强劲而豪迈,雄壮而有力,轻捷而敏锐,平和而合群,勇敢而驯服,匀称而优美,因而深得人类的欢心,视为吉祥的瑞兽、亲密的战友、生死与共的朋友。人们敬马、爱马、崇马、尊马、颂马、赞马,成为千百年来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延续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之中。
可以野骑的地方
大墅龙山马术俱乐部局部环境
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方圆20平方公里,乡间田园,一派野趣。那里有一座马术俱乐部,傍水依山,可尽览四时田园风光,乡间林下野景。
大墅龙山马术俱乐部局部环境
大墅龙山旅游度假区马术俱乐部,是一个乡间野骑的好地方,一个带您走近马,体验逍遥自由,是您回味儿时“文人白马”的梦的地方。
乘车路线:乘车至全椒汽车站,再乘坐至章辉的车,在大墅镇红路灯路口下车,再按照路口指示牌前进。
或从全椒汽车站,乘坐至西王的车,在大墅镇旷远国际下车即可。
自驾路线:在合宁高速大墅收费站下,右转后直行看到指示牌,依指示牌行进即可。注:GPS手机导航输入“大墅龙山旅游度假区”后,依指示行驶即可到达。
来源|大墅龙山旅游
主办|滁州市旅游局
运维|滁州学院蔚然新媒体中心
小编|王鑫
联系|chzu@qq.com(如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