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上学时快考试时
总要和班上成绩好的人套近乎
拜托他考试的时候能高抬贵手别挡的太严实
为了偷瞄答案眼睛都快斜视了
当年发明在种种作弊方式
放到当下都不管用了吧
俗话说得好
同一个世界
同一种监考老师
同一个考试,
每一个学生党走过最长的路就是监考老师布下的套路、
这一次
《天才枪手》把镜头瞄准了
一群考试作弊的学生,
而且拍的比谍战剧还燃!
这部电影就是拿到2017年泰国票房冠军
天才枪手
美团/猫眼9.9元抢座喽
会员购票所有电影一律15元
非会员现场购票所有电影一律20元
——已经过审——
烂番茄新鲜度100%,豆瓣评分8.5,可以说是提前锁定了2017泰国年度最佳电影了。
当国内的青春电影还在主打男欢女爱、逆光颜值的时候,泰国一部名为《天才枪手》的电影却默默刷爆了影迷圈。据悉,这部以考试作弊为主题,并把作弊场面拍得惊心动魄、好似谍战片的电影,已经过审,预计将于10月13日内地公映。
该部泰国电影是真人真事改编。
女主小琳睿智冷静,在学校获得过优秀学生和数学比赛冠军的头衔,名副其实的女学霸。
可惜,不管学渣还是学霸都逃不过父母的手掌心。
小琳的父亲勒令她转学,去一所不那么理想的学校。
她多次反抗但都没什么卵用,于是在新学校里开办“作弊业务”,赚钱圆梦。
在亚洲国家,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儿。
就像这位学渣说的:我都有在上课,可就是听不懂。
这句话的潜台词相当于,我认真学习了但就考不了高分。
所以这个业务一出,立刻得到周围同学的支持和拥护,在小琳同学的帮助下开始了集体作弊模式。
我们上学时敢想不敢做的都被他们一一实现,想想就刺激。
第一招,把选择题答案写在橡皮上。
现在大部分考试的监考规则都及其严谨,老师不允许相互借文具。
所以...如何操作?
小琳的方法是把鞋脱掉,橡皮扔进鞋里,轻轻踢给后桌,答案就顺利传达啦。
一个富二代以每科3000的价格雇佣小琳,同时还有其他五名同学等着求罩。
同一考场7人集体作弊岂是鞋子+橡皮就能搞定的?
于是有了第二招,比手势。
我们惯用的1(A)、2(B)、3(C)、4(D)其实很容易被发现。
但有一个小动作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小琳在考试前夕给雇主上了一次钢琴课。
她选四首简单曲子分别代表A、B、C、D,同学们只要记住指法就能稳操胜券。
全片的高潮是小琳接到200万的大单,帮雇主通过全球性质的STIC考试。
STIC是一场相当严格的考试,通过考试就能进入美国顶尖大学。
全世界的STIC都是同一时间开考,但因为时差问题有些时区会提前。
小琳利用这一漏洞前往悉尼提前参加考试,考完之后用短信将答案传到泰国。
一边考试一边记答案,难度非常大了。
于是小琳找到一位帮手,过目不忘的学霸男,两人制定好计划后便共同前往悉尼。
短短两分钟的预告揭露三起集体作弊事件,高潮迭起步步升级,满满的谍战片既视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在泰国是15+,不建议15岁以下观众观看。
显然,是为了防止学生们学习那些作弊手法。
不过作弊不是电影的唯一主题,导演也在采访里明确提出:“我相信有人能看懂我要表达的东西。”
其中探究教育体制无疑是他拍摄电影的原动力之一。
亚洲大多数国家都执行着严苛的考试制度,凭分数决定一切。
成绩高低直接决定你在班里的座位、你在老师心中的形象、你的当下利益和未来阶层。
在紧迫的大环境下,作弊也就成了唯一的捷径。
中文版的预告也出了。
影片有句台词很扎心。
“你不作弊,世界照样欺骗你”
这是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都知道,但又无能为力。我觉得这部片子到时肯定会蛮有争议的。所以说导演很厉害...
不同的人可以不同的解读,但好希望每个人都能看懂。我不怕片子带坏学生,反而更像一个教育警示片。
女主是个新人演员,演技简直好到炸裂,每一个眼神和动作细节,以及学霸的自信,差点让我以为她就是当事人。
虽然这部影片以考试作弊为主题和噱头,但本质更像是一个教育警示片。
好了,只是想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你们,
我们就安静得等上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