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的孩子不怕苦
大别山,一个响亮的名字,这里曾诞生了共和国325名将军;大别山,一个艰苦的代名词,这里曾因交通不便而群众贫困。
张健,一个来自大别山的优秀孩子,正以勤学苦练、踏实肯干,在滁州市消防支队书写着自己的热血青春。
2011年11月,听说部队正在征兵,刚高中毕业在家种地的他,立即报了名,并参加体检,等待的时间很漫长,通知书总算下来了,实现了当兵的梦想。他被分到了安徽省消防总队,有人告诉他:“消防部队现在可算是最危险的职业,很苦很累啊,你能不能受住,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可他却回答:“大别山的孩子不怕苦”。
在新训团初期,张健的训练成绩比较靠后。懂事的他,拿出了一股大别山孩子不服输的劲,配合班长抓紧训练,其他同志休息了,他在默默训练,课间休息时,他在琢磨动作要领。军姿一站就是大半天,正步踢得大腿都肿了。勤能补拙,终于他的队列素质上去了,很快走上前列,并在新训团结束时被评为全团“优秀新兵”。来到滁州支队新兵集训队后,张健继续发扬“大别山的孩子不怕苦”的精神,刻苦训练,扎实学习,认真干好工作,在支队举行的新兵运动会上,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第四名,并被支队嘉奖一次。
下到基层连队之后,又有人对他说:“基层中队人少事多,训练量大,很辛苦,你怕不怕”,张健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大别山的孩子不怕苦”,正如他说的那样,大别山的精神始终激励着他。在中队,主要进行体能训练和业务训练。刚来时,他的训练水平与老同志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他那种劲又较起来。他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反复练习业务训练动作,动作不准确,他就从头开始,练了一遍,两遍,三遍······,体能训练的时候他加大训练量,不管有多痛、多累,他依然给自己“加餐”,每日两百个杠铃深蹲、两百个俯卧撑、两组蛙跳。训练场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拼搏的身影,洒下了多少激情的汗水,见证了多少伤痛。通过艰苦的训练,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赶上了老同志,5000米跑排中队前游,水带连接、铁军训练等项目都上了新台阶,整体训练水平在中队居前。
大别子的孩子不怕苦,大别子的孩子更不怕累。张健的训练是优异的,张健的工作更是可圈可点。自下队以来,他认真干好本职工作,无论是内务,还是卫生区,他是中队最优秀的,被战友们戏称“免检”。这“免检”不是大家称呼出来,那是干出来的,别人的卫生区按照要求是每天两遍,而他是每天多遍,有时在训练之余,有时在晚上临睡前,他都会自查下自己的卫生区,这不是装样子,这不是做给别人看,这不是一天两天的,这一坚持就是8个月了。张健真的不怕累,今年中队分来3名新兵,然而刚下队不久,驾驶员培训开始了,张健由于训练优秀,想在中队继续训练,他毅然决定留在中队,把学驾驶的机会留给其他两名同志。在这近4个月里,虽然有中队干部、班长骨干的关心关爱,但勤劳的他见到其他官兵干事,他就干事,中队怕他累着,强行规定每周两天除打扫个人卫生外,不得帮厨,不得进行集体劳动,但他还常常吃完饭后,偷着进了操作间打扫卫生……
他的勤奋,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中队干部常说,这样的同志在基层已经很久没有了。
张健不仅在训练、工作上很勤劳,他在灭火救援中也毫不含糊,他努力锻造自己,在多起火灾及抢险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2年10月18日,三官街道一辆载有二氯丙烷的槽罐车发生泄漏,情况危急。中队立即出动一辆抢险救援车,两辆水罐消防车,11名官兵赶往事发地点。战斗近4个小时,刺鼻的气味侵蚀着,地面上的牲畜死了,他始终战斗在前沿。事故发生后,三官街道部分地下水源受到污染,数百名居民用水告急。为保证居民暂时的生活用水,他与其他战友们数日顶着恢复战备,洗消器材的疲劳,一天两次近7个小时给居民送水,解决了当地群众的燃眉之急,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真诚赞誉。张健并于2013年度因工作突出,被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当兵入伍五年,张健连续两年评为优秀士兵,5次记嘉奖;2013年、2014年、2015年,城南中队每年都是春运会前三名,中间就少不了张健的辛勤付出。
这就是张健,一个大别山的孩子;这就是张健,他以“大别子的孩子不怕苦”,诠释着一个消防战士的奋进;这就是张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强军目标总要求,实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请您为他投上宝贵一票,投票方法:点开下面网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YyNjc2Mw==&mid=2650000441&idx=1&sn=0c5d8980d7995603d29ae3987f740ec1&scene=0#wechat_redirect;
或点击原文链接,为46号滁州消防张健投上至关重要的每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