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岁月这个“神偷”
谁都难逃它的威力
然而敬爱的老师
似乎最能经受住时光的考验

在铁打的校园里
他们像忠诚的守望者
时光在流逝
他们的容颜改变了
爱却始终没有减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相册
见证新锐老师“最美的沉淀”
听一听他们讲台上的故事……

教书起先是为了生活,后来成了一项使命

姓名:李中林
教龄:43年
任教学科:物理
从教故事:
1975年站上讲台,开始在乡下教书。1977年恢复高考,又变成学生上起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学教书,自此“教书先生”成了他40多年来不变的头衔。
在李老师的眼里,教师的身份是神圣而高贵的。在那个时代,教师都是国家培养的,上大学的所有费用由国家承担。辅导员告诉他,8个农民负担起一名大学生,这其中的含金量对于农民家庭出身的李老师来说,不言而喻。
起初教书,不过就是为了吃饱饭,每个月五十多块钱的工资,还发放粮票,这对于当时李老师的家庭来说,比什么都要珍贵。可是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李老师也早已超过了退休的年纪。对于为什么还要坚守讲台,他是这样说道——
“半辈子的时光都留在了讲台上,教书在我的生命里早已根深蒂固了,放下粉笔走下讲台,我怕自己不习惯。”

老师给了我名字,老师也是我的名字


姓名:朱传界
教龄:43年
任教学科:化学
从教故事:
说起他的从教故事,可以从他的名字开始。
1954年,朱传界出生在庐江县的一个农村,那个时代,识字的人很少,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一个正文八经的名字。
上小学时,家长请求老师帮他取一个名字,老师想了很久,给他取名“朱传届”,如今看来,就好像他的教学生涯,传了一届又一届。
再后来,“朱传届”的名字改成了“朱传界”。按照朱老师自己的话老说,这其实也是在说他自己,40多年过去,教过的学生成千上万,有的留在了国内,有的去国外发展,这便是教师的职责,把知识教给每个人,传给全世界。

老师要有一颗安静的心
等待学生各自的花期


姓名:徐序珊
教龄:45年
任教学科:英语
从教故事:
徐老师今年65岁,20岁开始从教,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她都留在了讲台上。
教过多少学生,叫做什么名字,徐老师已经记不清了。当然她能记住的学生也不少,现在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博士生导师刘磊就是徐老师的学生。
因为教英语,很多学生都去到了国外深造和发展,可是无论走多远走多久,每一年的教师节,徐老师都会接到很多来自国内和国外的电话,所聊的无非也是节日祝福,然而每一个电话每一条短信,都让她感动。

他们爱我,我也要用心爱他们


姓名:吕德才
教龄:40年
任教学科:政治
从教故事:
在吕老师的办公桌上有两件“法宝”。
第一件“法宝”是他的诗集。很难想象一位政治老师会有这样的习惯,他把自己带过的每个班学生都写进了自己的诗里。
在写给初三(6)班全体同学的诗歌《未来属于你》中,他这样写道:“我们要共同富强,消除差别。我们要努力攻关,加油加油。我们要实现理想,坚持不懈。我们要追逐梦想,铸造辉煌。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达到。寒冬已经过去,未来还远吗?未来属于你!”
诗歌写下的是对学生的希望,也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第二件“法宝”是他的留言册。每一届都会有,每个班都会有,甚至几乎每一个学生的名字都在上面。短短的一两句话,出现最多的字眼是“感谢”。吕老师说,他不想让学生来感谢他,但他希望写下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多少年以后,翻开来看,都是回忆。
是啊,留言册写下的是对老师的祝福,更是学生对老师的爱。
今天,是第33个教师节
而33年的长度
又怎能衡量老师们讲台上的岁月
记忆中
你的批评和笑脸
你的责备和鼓励
此刻都化作我们的一句感谢
教师节,道一声——
老师,您辛苦了!

图文:小锐
制作:小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