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大片《敦刻尔克》昨天刚在内地上映。
该片改编自历史真实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评分逆天,有望在明年冲奥。
相关影评,无论长短,相信你已经看了不少。而小编今天要带来的,则是关于本片的10个冷知识。
1、
将近30名当年在大撤退中生还的、年逾90岁的老兵参与了电影的世界首映礼,被问到电影怎么样时,他们说:"电影精确地还原了当年事件的发生过程,就是配乐比当时真实的炮轰更吵。"
2、
诺兰和妻子艾玛·托马斯还有另一位朋友曾坐小船横渡海峡去往敦刻尔克,这是他与妻子第一次去那里,由于恶劣天气,竟然花了19个小时。
诺兰回忆这次经历,他说这还是在没人冲我们扔炸弹的情况下。普通老百姓驾驶着小船进入到战区,这种想法是如此地非同寻常。
这次经历也让他萌生了拍摄这部电影的想法。
3、
诺兰实际上在拍摄过程中乘坐过影片中的喷火飞行器,目的是为了体验一下战斗机的空中感觉。这样能帮助他拍摄,为观众提供一种真实的体验,带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片混战。(小编觉得为了玩。。。)
4、
《敦刻尔克》是诺兰职业生涯中第三部自己独立完成剧本的电影,前两部是《追随》和《盗梦空间》。
这也是诺兰第一次执导由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也是他第一次尝试战争题材。
5、
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看过电影的海报,海报字体分成了三个部分,浅蓝代表天空、深蓝代表海洋、白色代表陆地,象征电影采用海陆空三条线并叙结构。
6、
汉斯·季默在片中运用了著名的"谢泼德音调(Shepard tone)"听力错觉,在这种音调中,作曲者提升音符并巧妙地循环,给人一种永无休止的音调上升的印象,以此增加戏剧张力和观众的紧张感。
诺兰还通过遵循这个原则来写剧本,这样观众就可以把三部分故事编成辫子,他们的焦虑和紧张感也不断上升。当一个故事线达到顶峰时,另一个故事线还在继续,而第三个正在进入最后一个阶段。
7、
拍《敦刻尔克》,诺兰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真"。
为了达到这个真,首先,拍摄过程中他命令将IMAX摄像机放在战斗机的驾驶舱和机翼上,摄影师经常扛着几十斤重的摄像机在海上拍摄,摄影师、导演与演员们一起漂浮在水面上。
其次,大场面拒绝用特效复制黏贴,大场面家常便饭,海滩上1500名士兵全是真实群演,斥资买或租来了所有镜头中出现的战斗机、军舰民船、坦克。
这其中还包括了一架改良后的两座雅克-52来拍摄战斗机近景,这样演员和真正的驾驶员就可以根据镜头拍摄需要随时切换座位。
8、
有11部电影,可以说是诺兰本片的灵感来源。他曾经在英国举行过一个放映活动,阐释这11部电影都带给自己什么样的影响。
《贪婪》、《忍无可忍》、《日出》三部经典默片,因为没有台词,因此空间、行动等元素,特别值得在群戏中借鉴。
诺兰说,"我花了很多时间来回顾那些默片中的观众场景——演员们的动作、表演、空间的拍摄方式,以及摄像机捕捉到的场景,还有观众的视角。"
除此之外,他也向《恐惧的代价》、《拯救大兵瑞恩》等优秀大片学习,如何制造影片紧张的气氛。
9、
在影片快结束时,出现了一位盲人,戏份只有几秒,但演员的身份可不简单。他的真名是约翰·诺兰,他是诺兰兄弟的叔叔,多次出现在侄子们的作品中。
10、
参与敦克尔克撤退的最初的小舰队中,有12艘出现在了电影中,影片的艺术团队重现了它们在1940年时候的模样。
滁州中影国际影城--中国巨幕影厅
“中国巨幕”放映系统由中国人自主研发,10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经过近三年的研发和技术攻关,已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影像系统。“中国巨幕”影厅按照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数字电影巨幕影院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中国巨幕采用的是11.1立体环绕声,银幕亮度相对较高,高于国外品牌近15%,所使用放映机的饱和度和清晰度更好。
中影国际影城的“中国巨幕” (2号厅)超过国家制定的银幕尺寸,能容纳312人同时观影,设有300㎡超大中国巨幕影厅,内置22米超宽巨幕,配备杜比全景声环绕音响,双机系统展现高亮度高画质效果,多声道立体声音响系统营造17.1声道震撼效果,享受超凡电影盛宴,引领滁州观影新体验!
不是所有巨幕都叫中国巨幕
免费停车
凭本影城电影票可免费停车5小时,具体细则以影城公告为准。
影城地址
地址:滁州市1912商业街12号楼商场四层(免费停车场)
服务热线:0550-370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