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有幸埋忠骨
— —楹联中的术语

首先明确一个问题:对联是以“副”计量的。一副对联包括上联和下联。上联又叫“出句”、“上支”、“对公”……相应的下联则叫“对句”、“下支”、“对母”……
其次,对联中经常提到“言”这个词。比如:这是一副七言的对联。我们就知道,这副对联中每支联是7个字。也就是说,这里的“言”是字。
一、楹联的类型
1.正对
正对亦称“同类对”,指上下联的内容基本一致,互为关联,互为补充。也就是说,正对的上下联是写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或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写同一人或事物,内容相近相似,但不是上下联同义或基本同义,如果那样就是“合掌”,合掌在对联和诗词中都是犯忌的。
例如: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的旧居在上海市陕西南路长乐村。他的书房三面有窗,屋顶还有天窗,白天阳光灿烂,晚间月光明亮。每天太阳升落,每月月亮盈亏,从窗户外望,尽收眼中。于是,丰子恺触景生情,吟出了这样的句子。“日月楼中日月长。”并自己题书“日月楼”,日月楼由此得名。
丰子恺有位好友叫马一浮,与他亦师亦友。马一浮的诗词意境高妙、文辞精美,书法众体皆备、无不精辟。丰子恺对他十分敬重。周恩来称马一浮为“现代中国的理学家”。马一浮就以丰子恺此句为下联,又撰写了一个上联,并用篆书题写赠送给丰子恺:
星河界里星河转
日月楼中日月长
这是一副十分工整的正对。
2.反对
反对是指上下联的内容相反的对仗。也就是说,上下联是从一正一反的角度去叙述或阐发同一种事物,两相对照,对比鲜明。例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上的对联,对联中说的“青山有幸”和“白铁无辜”就是一正一反。“青山”和“白铁”本是死物,根本就不会“有幸”,也不会“无辜”。

但是,联中却说“青山有幸埋忠骨”,即连青山也为脚下埋有忠骨而感到庆幸和自豪;下一句“白铁无辜铸佞臣”,用于反衬正面形象,说白铁也为被铸成一个佞臣而感到无辜、耻辱。
3.借对
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语的一个义项的同时,又借它的另一义项来与另一个词语相对。例如:
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
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
下联中的“东西”表示“物件”的意思;同时,借其表方位的意思来与上联的“南北”相对。
4.绝对
绝对又称为“片玉”,一般有两重意思:一是指对联的技巧、用词高妙,达到空前绝后甚至无与伦比的地步,令人叹绝。二是因联语奇巧、新颖、难度大而长时间无人对出的出句。例如: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这是在1889年望江楼开楼不久后由一隐士挂出的,随即引来无数文人墨客应对,至今不衰。

纵观近百年来的应对,人们普遍认为对得不错的下联应该是民国初年四川什邡(fāng)一位李姓才子之作: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影万年,月井万年
再如:
明月照窗纱,个个孔明逐个亮
谐音镶嵌复姓人名(诸葛亮,字孔明),至今好像还没有人对出下句。如果有人把绝对的下联对出,就称“合璧”或“双璧”。
5.宽对
对联中的“宽对”是相对于“严对”而言,只要求对仗中词类的大类相同,不必分小类。以名词为例,古人把诗词中的名词又分为许多小类,例如天文(日月风雨等)、时令(年节朝夕等)、地理(山峰江河等)、宫室(楼台门户等)、草木(草木桃李等)、飞禽(鸡鸟凤鹤等)、走兽(狼虎象马等)……
宽对就可以不必拘泥于小类的对应,一般来说,只要是名词即可。其他方面比如句子的结构、韵律等则还须符合对联的要求。
孙丹林所著的《少年读楹联》目前已经结集出版,大家可以在本文末留言,截止到明天17:00,如果您的留言点Zan数排名第一,且点赞数达到50个,即可以免费获得《少年读楹联》图书一本!
没有中奖的小伙伴们不要着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以直接购买这本《少年读楹联》,不要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