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宣誓人...”6月11日上午9时许,滁州市实验中学高三党支部、行政党支部一行25人在藕塘烈士陵园纪念塔下,高举右拳直面鲜红的党旗进行庄严宣誓,以此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和传承革命精神。
团委陈谦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观藕塘
感受内心深处的洗礼
滁州市实验中学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藕塘烈士陵园已经不是第一次,再次走进藕塘,25名党员心存的是不同程度的缅怀情结,而始终不变的是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是对革命精神的深刻感悟,心灵上再一次地得到了净化与洗礼。
高举党旗于藕塘烈士陵园前合影
支部党员于烈士墓群、悼念广场进行自主参观,烈士抑或是为抗战、抑或是为剿匪而牺牲,年纪最轻的烈士仅十几岁,党员纷纷表以哀痛。据了解,藕塘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皖东津浦路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日伪军多次进犯藕塘,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不畏牺牲,在其周围的周家岗、大桥集、占鸡岗、五尖山、黄疃庙等地一一击退日伪军的进攻,大小战斗不下百次。
而通过参观学习,全体党员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战争时期烈士们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也能够更透彻的领悟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继承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光荣传统,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自主参观烈士墓群
忆伟人
聆听力挽狂澜的故事
全体党员抵达第二站中共中央中原局会议旧址、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暨刘少奇旧居后,墙面上的图文解说、伟人雕像纷纷映入眼帘,外加解说员专业的讲解,过往的一幕幕生动形象的浮现在脑海中,党员们参观时显得格外激动。
徐泽娟校长一行党员于刘少奇雕像前合影
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分为三进院落,共有35间房屋,而且基本完好的保存了刘少奇当年睡过的床以及其它工作、生活用品十余件,不少党员参观时表示“看起来很熟悉”。据了解,整个展览馆分“序”、“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烽火重起”、“功荫千秋”、“影视”六个展厅,再现了参加三次中原局会议的革命家们曾经生活、战斗的片断。
于展厅内参观
解说员讲解到大桥攻坚战时,提到了一个相传的故事,为抵抗日伪军的“扫荡”,共产党巧用猫、铁链的计谋打击与驱逐敌人。不仅是在思想上超前,而且刘少奇临危受命之后,面对严峻的形势,他先把主要精力放在传达、贯彻、宣传中共中央六届全会精神上,以提高党、政、军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把思想统一到党的正确路线上来。以此,提醒党员始终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坚定跟党走。
参观革命烈士雕像
走小庙
致敬无名烈士的大无畏精神
走到最后一站王小庙无名烈士墓群,内心是沉痛无比的,因为墓内集中安葬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496名无名烈士,一开始有些烈士是有名有姓的,墓前竖了一块木牌,但后来由于日军的“扫荡”以及长期的自然风化,木牌不见了,便成了无名烈士墓。
参观王小庙无名烈士墓群
而另外一些无名烈士,不知道他们是哪里人、不知道他们的姓氏、不知道他们的亲人......但是在战火硝烟的时代,他们却不计个人生死,始终把国家命运放在第一位。为了纪念无名烈士们,2013年12月,从定城、西卅店、七里塘、桑涧、大桥、藕塘等乡镇十余处散葬点迁到此处立碑。
高三党支部合影留念
行政党支部合影留念
此次通过参观藕塘烈士陵园、中原局旧址、王小庙烈士墓群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党员今后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坚持与时俱进,把艰苦奋斗、牺牲自己的作风贯彻到工作生活中。另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对提升党员的爱国主义热忱、提高思想觉悟性、传承民族精神等也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