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100种语言可以说“我爱你”,但“妈妈”的呼声只有一个。
小时候,家法是一根鸡毛掸子
我在这头
妈妈在那头
长大点儿,家法是一记脚踹
我在这头
老娘在那头
后来啊,家法是喋喋不休的唠叨
我还在这头
老妈子在那头
而现在,家法是一片回忆
我在回忆
年轻的妈妈却在回忆里

那天我跟朋友讲:
我怀疑小时候我妈那凶狠样儿
都是装出来的
为什么?
因为现在很难想起,
妈妈哪一次打我是疼的
不过细细想来
打我的缘由
大至分为以下几种
笑?脸?分?割?线
做作业时不能闹
+++++
老妈一直有一颗做老夫子的心
当我作业不认真做,偷懒时
她三五两下就开打
打一次,涨几分
再打几次,又涨几分
后来我一直怀疑
能考上大学主要是老妈的功劳
吃饭时不能闹
+++++
吃饭的规矩多
从筷子的拿法到夹菜的顺序
错一点都得挨揍
后来我懂了
长辈坐下后才可以坐
夹菜不准东挑西拣
吃饭不可以吧唧嘴
……
洗衣服时不能闹
+++++
老妈洗着衣服我在调皮
衣架子时不时地会拿来伺候
当真是家庭妇女不敢惹
后来一个人住校了
才发现洗一盆衣服真累啊
洗漱的时候不能闹
+++++
不好好刷牙洗脸
老妈顺手拿起毛巾当作武器
来对付我这小小的身子骨
别说,湿毛鞭一挥,还真疼
好在我很小就学会自己刷牙洗脸
免遭了后面好几年的磨难
扫地时不能闹
+++++
大人打小孩儿的常规工具
没有什么比扫把更适合教训孩子了
不仅能起到震慑的作用
还能提高小孩儿认错的效率
谁让她家务事做得多,心里不平衡呢
事后,我常常是以泪洗面,这时老母就会愁容满面地假装忏悔一番:宝贝,对不起,妈妈打疼你了。你知道吗,妈妈每次打你,我都可心疼了,但你实在是太不听话了。
每次被打,我都会想一件事:我可能真是我妈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不然从小到大为什么挨揍的总是我。而我爸,连看都不看我一眼……
现在倒是好了,老妈不打也不骂了,那当年打过我的工具,连碰都不碰我一下了。每次一回家,老妈杀鸡买肉置办一桌好菜,心里居然还怀念那些被打的日子了。
要是能再回到那个陪在父母身边的日子,我有一个不合理的请求,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妈妈,再打我一次吧”
▼
文: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