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TBEAUTY
关于大王
大王是一个地名,是我的家乡。
据父辈们说,我们的祖先是徽州人,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路逃荒要饭来此落脚。
那时村庄小没有名称。后来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地盘越来越大,且以王姓居多,先辈们便给村庄取了个名字叫“大王郢”。
大王是滁州的东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境内路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104国道穿境而过。
大王街道距主城区4公里,东与来安县水口镇毗邻,南与来安县三城乡接壤,西南与南谯区腰铺镇隔清流河相望,西与市经开区城北新区办事处交界,北与来安县新安镇相邻。
老大王的行政区划总面积46.39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即大王、良塘、荇塘、上庒、林楼、庵前、赵郢、石庙、石坝、十八里店社区,社区前称叫大王街道),8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1.5万人,办事处驻十八里店社区。
解放初期:为大王乡。
1958年:属滁东公社。
1961年:成立大王人民公社。
1984年:恢复大王乡。
1997年12月:撤乡建镇,全称为“南谯区大王镇人民政府”。
2007年5月:全省乡镇区划调整,改为街道办事处。
2013年12月:根据滁州市工招园指挥部指挥长会议确定,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苏滁现代产业园管委会正式签订托管区域调整协议,将大王街道以扬子东路(原104国道)为界一分为二,南边是苏滁现代产业园,北边是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在大王街道全称是“苏滁现代产业园大王街道办事处”。
大王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就开始发展经济,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当时的公社党委书记叫王明生,他敢闯敢干,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王疯子”。
在“文革”这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农业的政策是“以粮为纲”,不准搞副业、乡镇企业。但老书记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冒着极大的风险,从外地引进席蔺草优质良种,并给各大队、生产队下达指标,要求广泛种植蔺草,直至九十年代中后期大王成了远近闻名的“蔺草之乡”。
他还顶着巨大的压力,大胆启用人才,发展创办乡镇企业,相继办起大王画席厂、农机厂、综合厂、工具厂……为大王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仅经济发展,大王的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也很繁荣,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以胡文亮、李双江、王尚贤等人为代表的老一班民间艺人,他们自编、自导、自排、自演《田头闹新房》、《老两口学毛选》《风摆柳》《杨柳青》《打猪草》《摘石榴》等经典曲目,在乡间巡回演出,经久不衰。
尤其是胡文亮、李双江演唱的大王民歌《小猫调》《胡子调》《杂不隆冬耍》,不仅参加安徽省民歌曲艺调演,还一路山歌唱到中南海,1957年在北京怀仁堂参加群英会,受到刘少奇、宋庆龄、陈毅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大王还有“篮球之乡”的美誉。1960年代初期,高传信、唐玉刚、高玉保等一班体育爱好者篮球打得相当好,多次参加县、地区举办的农民篮球赛。1968年参加省级“农民杯”篮球赛获得了全省二等奖,此后,大王乡村村建有篮球场,八十年代中期,曾被省农民体育协会命名为“篮球之乡”。
作者:王世泉
来源:新滁周报
编辑:小旅子
欢迎关注滁州市旅游局唯一官方微信
滁州微旅游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