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滁州,美在人文
滁州,江淮的一扇大翡翠屏风。人文,是滁州这座城市的底色。
朱元璋在此指点过江山;刘少奇在此留下过足迹;
韦应物、李坤、欧阳修、曾巩、苏轼、王安石、辛弃疾、陆游、丁玲、方令儒在这里书写过绝唱;吴敬梓在这里挥洒过华章……
大美滁州,美在历史
早在远古时代,滁州境内就经历了氏族社会的演变,属青莲岗文化与仰韶文化的边缘地带。
战国时期,滁州曾为吴国、楚国分据,故有“吴头楚尾”之说。
夏、商、周时,滁州分布着一些部落方国,有钟离国、椒国等。
春秋战国诸候争霸,战事频乃。秦统一中国又亡于暴政,楚汉相争起风云,江淮一带至今仍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和“霸王别姬”的古老传说。
三国鼎立之际,滁州又成了魏吴交兵的战场。
西晋“八王之乱”之时,琅琊王司马睿曾在滁州摩陀岭避难,琅琊山因而得名。去年的热播剧《琅琊榜》,又让滁州知名度再次推上一时的风口浪尖。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性别”的,有一个流行说法是:中国北方城市大多属“男性”,南方城市多半是“女性”。“吴头楚尾”的地理人文板块多年的相互渗透,铸就了滁州城市性格一直秉有花木兰式的柔情与坚韧。
滁州这座城,豪放与婉约得兼,秀媚与方正并举。
大美滁州,美在好人
千金一诺的中国好人刘恩连、滁州“最美教师”朱长海、致富思源的“公益哥”陈军、义卖长发救助重病少女的“长发姐”陈静……“好人”在滁州各地遍地开花。
“道德大讲堂”传播身边好人好事;“道德小模范”传递身边正能量。
在滁州,道德的正能量已嵌入寻常百姓家,滁州人不向外来游客卖天价鱼、天价虾,滁州“最美女神”当街给孕妇当垫子传佳话……
滁州“网上好人馆”,开满人性“最美”之花,它已成为滁州文明城市建设的精神标杆,并构筑起这个城市的精神图谱。
文字:吴家凡,图片:网络
来源:新滁周报
编辑:小旅子
滁州市旅游局唯一官方微信
敬请关注,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