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前不能吃糖果
不然睡着时会有虫子去咬你的牙齿
呜呜呜~
童年时爸爸妈妈的善意谎言,虽然长大后不会被吓着了,但是蛀牙还是很多人说不出的痛。就像最近小编同事的蛀牙痛了几天,天天让我扇他一巴掌缓解疼痛~
健康的正常牙齿长这样
▼
一颗健康的牙齿,每一个部分均结构完整,功能完好。牙齿是由内部牙本质和作为牙齿保护层的外部硬珐琅质组成,健康的牙齿表面有一层坚硬的“珐琅质”,具有较强的抗酸碱腐蚀能力。
蛀牙长这样
▼
蛀牙的牙齿的结构遭到了破坏,功能受到影响,并刺激到牙神经,引发了“牙痛”。
蛀牙是这样被一步一步被蛀「穿」的
▼
上图是蛀牙的演示图,可以看出蛀牙并非一时之祸,而是日积月累的,龋齿的病变,是由浅入深,由小到大,从没有症状到疼痛难熬,逐渐发展而加重的。
浅龋:没什么症状,仅在牙釉质的表面上有大小不一的黄褐色斑点。
中龋:深入到牙本质浅层,这时在牙齿的表面可出现一个明显的黑洞。往往出现一吃糖就疼痛,一经漱口就不痛的症状。
深龋:到达牙本质深层并接近牙髓腔时,对冷、热的温度刺激可出现疼痛。由于龋洞离牙髓比较近,龋洞内的细菌和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容易渗透到牙髓组织,引起急性牙髓炎,使患牙发生剧烈疼痛。
注意:深龋如再不治疗,牙冠可大部分被龋蚀而破坏,成为残冠。牙髓也因炎症而发生坏死,病牙的疼痛感觉反而减轻或消失。这时细菌可通过牙髓向尖扩散,引起牙齿根尖部的病变。可能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甚至最终会造成牙齿缺失。
蛀牙最糟糕是长这样
▼
龋齿发展到最后阶段是牙冠完全被龋蚀所破坏,流下残根。残根往往是引起其他全身疾病的病根,全面威胁人体健康,应予拔除。
导致蛀牙发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
易感的宿主,即薄弱的牙齿
致病的细菌
适宜的底物,即容易产酸的食物
足够长的作用时间,即由致病的细菌和产酸的食物长时间地作用到牙齿,造成牙本质和牙釉质的脱矿,最终造成龋齿。
只有当这四个条件都被满足,才会引发蛀牙。
辟谣来了~
▼
吃饭后立即刷牙容易损坏牙齿表面的牙釉质,牙齿的坚固性也会受损。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再进行。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左右。
牙刷太大,横着刷牙,刷牙太过用力这些习惯不仅会磨损牙齿还刷不干净,更容易造成牙齿松动、敏感。
刷牙时并非用越大力气才越能把牙齿刷干净。如果刷牙方式不对,用的力气越大反而越易伤害牙齿。建议刷牙力气不轻不重,以刷干净牙面为宜,每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拿捏。
甜食跟蛀牙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只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比如你一吃甜食后就马上刷牙,那你爱怎么吃甜食就怎么吃。
牙痛不是病
痛起来要人命
养成按时清洁口腔的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能让口腔更加清洁、健康。不要让食物残渣过夜,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正确使用牙线。
氟化物可以预防蛀牙,增加牙齿对于酸蚀脱矿的抵抗力,促进牙面的矿物质再沉积,降低牙菌斑的作用能力。但也要提醒家长们注意,氟化物作为一种营养素,使用剂量和使用年龄非常重要,适当剂量下可以起到保护牙齿,预防蛀牙的作用,但是过量使用对婴幼儿的健康是存在潜在危险的。
蔗糖是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而且糖也参与机体多种复杂的生理功能,糖的存在又是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必要条件,缺少了也不行。要做到既摄入必要的营养成分,又不致影响口腔健康,就有一定的讲究。比如缩短糖在口腔里的停留时间,减少糖与细菌的见面时间,这样就可以减少两者联合起来发挥作用危害牙齿健康的可能。其次,可以选择一些粗糙的、富有纤维质的食物,使牙面能得到较好的摩擦,促进牙面清洁,从而构成抗龋的良好条件。
这个在每年的体检中也会包括,如果有进一步的需求,应该去正规的口腔门诊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日常生活中,当感觉口腔不适,或者对着镜子发现口腔异常,如牙出血、牙齿变色等问题,也要及时就诊,不该置之不理。专业的医生会给您科学、合理的护牙爱牙建议。
蛀牙这种牙齿硬组织被破坏的疾病,不是几条“虫子”就咬出来的坑,而是在微生物、食物和宿主、时间等4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不是真的有蛀虫或什么其他虫子,而是牙齿被逐渐腐蚀的结果。
来源:就医咨询160
小编:何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