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滁皆山也”。远近驰名的琅琊山坐落于古城西南约5公里、现滁州市的西郊,获得全国首批森林氧吧之一的荣誉称号。
醉翁亭位于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
《醉翁亭记》中有一段生动地记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文中“太守宴也”指的是太守宴请宾朋,后人为追寻当年太守在山林中,小溪边宴请宾朋时的那种雅兴,也学欧公与友野炊,常用山林中随处可得的山肴野蔌招待客人,并戏称为“太守宴”。
“太守宴”的核心在于一个“意”字,即诚意、意境!这个“意”字表现了主人待客的真诚,没有半点虚情假意,宾主围席而坐,下酒菜肴信手拈来,他们要的是随心所欲、宾主同乐。把自己融入到大自然的青山绿水之中,达到“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
“太守宴”,以自然心境的舒松、宾主情感的真挚为主题,以“天然绿色、农家烹制”为基调,粗菜细做,土菜精做,食之,不仅使人有满口余香,而且还有“余音绕梁”般的心灵回响。
亭城当代餐饮较好的继承发展了大名鼎鼎的“太守宴”,为满足现代人多变的口味,在过去“太守宴”的基础上,创造出“太守宴”春夏秋冬四组菜肴。又从中细化出十六个不同特色的组合。
如:太守宴之春“野芳幽香”分别以“野”、“芳”、“幽”、“香”四个字的不同特点整合出“野谷之春”(此组菜肴增加初春新蔬)、“芳馨蜂拥”(此组菜肴增加野蔬及花入菜)、“幽泉听歌”(此组菜肴增加水鲜鱼虾)、“香飘琅琊”(此组菜肴增加春夏之交的时令菜)四个组合。而每道菜都有菜名与食材的对应表。如:琅琊寻春—(香椿头拌豆腐)、山花烂漫—(槐花炒鸡蛋)、太守雅意—(爆炒地豆皮)、幽谷新篁—(肚片爆炒春笋)、太守之乐—(烤乳猪或烤乳羊)、山溪之乐—(清蒸梅白鱼、清蒸桂鱼等)。
滁州太守宴是由冷拼、热菜、细点和汤组成,既具备宴席的一般意义,又具有因太守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文人宴席的鲜明的个性特性。令食客大开眼界,领略了亭城饮食文化之风釆,使之拍案叫绝。
千年醉翁亭,醉美“太守宴”。咱大滁州的骄傲!快为我大滁州点赞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众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