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大家都在紧张的等待结果~
从7月9日起,高招普通文理科提前批录取工作将正式开始,其中,7月9日至12日为普通文理科提前批录取。
7月12日晚,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公布普通文理科本科提前批的征集计划。达批次线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在7月13日的规定时间内填报提前批征集志愿;同一时段,批次线下20分以内的考生,也可以填报降分征集志愿,作为批次线上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降分投档的备档。
目前,艺术类第一批录取工作正在进行。省考试院新闻发言人提醒广大考生,在录取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各批次的征集志愿和降分征集志愿,切勿错过填报时间。
今天就为大家揭露六大常见招生骗局,
家里有考生的都好好看看吧!
有些不法分子故意混淆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历性质,用自考助学班、非学历短期培训的“学习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这些“学历”并不被国家承认,也无法拿到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
骗子打着“有关系”的旗号,谎称可获取“内部指标”,向考生和家长作“交钱就能低分高录”等虚假承诺。
我市严格按照高等院校招生录取政策规定,根据各高校招生计划、投档比例和考生成绩,在各批次控制线上按批次由计算机统一投档,所谓“内部指标”只是谎言。
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需在全国统一高考后,参加试点高校考核,一般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都是经教育部门批准的。而中介宣扬的“自由招生”、“任意招生”,以及只要交钱就可以突破成绩要求的,往往都是骗局。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其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规定的弱点,打着“补录”旗号行骗。按照教育部规定,本科层次只退档,不补录。
非法中介伪造军校招生公文、公章,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的幌子,许诺教育部认可学历、毕业后安排到部队工作等进行诈骗。早从2008年起,国家就有相关规定,未经总政治部、教育部同意,军队院校不得单独招收地方生。
骗子钻家长和考生信息不畅通的空子,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却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借机向家长索取钱财。建议各位考生及家长通过正规网络渠道查询录取结果,也可以到区县招生考试机构进行查询。
一、录取通知书何时能收到?
批次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高校寄发通知书,具体邮寄时间视两地距离而定,一般寄出后10天内可到。若考生半个月后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请联系高校招办和本学校负责人。
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调档线、录取线,三者是何含义?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是各省招办根据本省考生高考成绩水平和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确定的各批次、各科类最低成绩标准。
调档分数线又称投档线,是指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在对考生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
录取分数线,是指院校对符合条件的考生进行录取,被录取的考生的最低分数(即最低录取分)。
三、怎样查询录取结果?
在录取工作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和高等学校会向考生提供录取信息公开查询及申诉渠道,并按规定将有关录取结果向社会公示。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省级招办和高等学校所提供的途径查询和确认本人的录取结果。
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查询:
(1)本省招办官方网站;
(2)录取高校网站;
(3)省招办授权的相应网络、平面媒体等;
(4)地市级招办。
四、什么是退档?如果高校退档,可以进入下一批次录取吗?
在录取过程中,高校招生录取分批进行,在每一批录取时,将不符合录取规则的考生电子档案退回省招办,称退档。如果高校退档,考生可以进入下一批次录取。
五、 如果提前批没录取,影响其他批次录取吗?
不影响。目前高校招生分科类、分批次进行。上一批录取不结束,下一批录取不开始。提前批次志愿未被录取,不影响后面批次的录取。
六、专升本是怎么回事?
专升本指被普通高校录取的高职(专科)学生,到校学习2至3年后被推荐,经考试升入本科学习。这是鼓励优秀高职(专科)学生提高学历层次的有效途径。
七、查询学校往年录取分数的渠道有哪些?
(1)登陆阳光高考平台,在“高校录取分数”或“志愿参考”系统页面进行信息查询。
(2)通过省招办下发的《高校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等报考资料进行信息查询。
(3)登陆高校招生网站进行信息查询或直接咨询欲报考的高校招办。
八、“预科”与“预录”是一回事吗?
“预科”与“预录”不是一回事。
预科是大学正式教学班以外的预备班,目前在高校招生中只有民族预科班。除民族院校外,还有华侨大学和四川大学招收预科班。
预录是指高校准备录取的考生,此时处于未经省市招办审核,未办理录取手续的录取状态。
九、普通高校招生对往届生有何录取限制?
具体事宜,请参考当年高校招生章程或咨询高校招办,一般来说,大部分学校是一视同仁的。
十、 高职院校入学方式有哪几种?
我国正在逐步形成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高职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高职考试招生方式。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方式有以下几种:
1.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2.单独考试招生。
3. 综合评价招生。
4. 对口升学考试招生。
(内容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