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库告急,原本可以在当天手术的患者,只得将手术延期;急救患者,因为血液不够,只能焦急等待血站的调剂;产妇大出血,危险关头唯有输血才能挽救生命……一次献血,一条生命,对于急需输血的病人来说,血库告急意味着等待、延迟、甚至可能是死亡。昨天是“世界献血日”,主题为“血液连接你我”,记者采访了一些献血“达人”,同时,记者从市中心血站了解到,随着炎夏到来,我市血库将再次呈现紧缺状态,用血缺口较大,工作人员呼吁市民踊跃献血,同时也希望市民了解,无偿献血者,其直系亲属如需输血,可以免费等量用血。 献血现状: 血库持续告急 局面依旧尴尬 “目前我们血站的血库持续告急,眼看着炎夏了,献血的人就更少了,想到我们的库存血量,都急得睡不着觉。”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测算,全市一天应保证储血量在10万毫升,但目前血库只有4万毫升的储备,一旦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血库不够的情况下,只能从临近的地市调血。他告诉记者,如果血库告急,他们会提前通知医院,将需要输血、但可以延迟的手术尽量延期,并且让医院的医务人员动员患者家属献血,同时,血站会主动联系一些单位、学校、部队等,希望他们能够组织献血,缓解血荒,但这都不是长远之计,最重要的,还是要让更多的市民主动参与到献血的队伍中。 昨日上午,记者在白云献血车上看到,一对夫妻结伴前来献血,丈夫陈乃勇告诉记者,自己坚持献血十余年,献血本都换了五六本,去年自己的妻子终于摆脱了恐惧,在自己的劝说下加入了无偿献血者的队伍,“我们夫妻俩,只要身体健康,都来献血,你看我献了十几年,身体好的很,千万别听信那些献血不利于健康的说法。”此外,市公交公司也组织了近10名工作人员前来献血,还有一些正在开车的司机师傅,准备在休班的时候再来献血。 现有政策: 无偿献血者 直系亲属可等量免费用血 根据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中规定:无偿献血者本人用血,可享受双倍血量返还;直系亲属(父母、子女、配偶、爷爷、奶奶、孙子、孙女)可享受等量返还,无偿献血达1000ml时,个人终身免费用血。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奉献爱心,挽救生命,无偿献血者,一旦自己或者直系亲属需要用血,就可以根据捐献量,得到报销。”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献血时间在用血时间之前,都可以根据献血量报销。 献血“达人”们的爱心故事 李海燕: AB型熊猫血,十余年来坚持献血 作为一名五院的工作人员,李海燕对于献血,有着一名医务人员的体会和理解。“我的父亲,妹妹,以及很多的亲戚,都是医务工作者,并且都参与到献血的队伍中,我们科室的所有同事,也都是无偿献血者。”李海燕告诉记者,在工作中,自己多次体会到血液对患者的意义,例如外伤、重度贫血、车祸急救、产妇大出血等,都需要血液来挽救生命,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值夜班的过程中,一位产妇出现了术后大出血,生命危在旦夕,医务人员加班抢救,为其止血,并连夜请专家会诊,并赶紧联系血站,“还好当时血站血液是够的,我们去拿血,血站的工作人员也是连夜加班为我们准备,整整折腾了一夜,最终把产妇抢救过来了。”她心有余悸的说,如果血站血液不够,即使临时采血,也需要对血液进行检测,以免血液存在问题,而这中间耗费掉的时间,就有可能威胁到产妇的生命。 众所周知,熊猫血是稀有血型,而AB型熊猫血,则是熊猫血中的稀有血型。李海燕告诉记者,最初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血型如此特别,“我是从2000年左右就开始献血,最开始献血时,就是觉得献血能够救人,而且对身体并没有影响,我也一直知道自己是AB型血,但是不知道自己是AB型阴性,也就是AB型熊猫血。”她回忆道,自己在一次出差学习中,自己接到了血站的电话,当时有位熊猫血的病人急需用血,她这才知道了自己的血型特殊,从那以后,她更加坚定了献血的决心,并且多次在血站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前去献血。谈到我市目前的献血现状,她有些遗憾,“目前市民的献血热情还是不高,很多市民一直认为献血影响身体,但其实从医学角度来看,献血不会伤害身体,如果献血的人多了,需要输血的患者就多一分希望。”她表示,自己一直在带动身边的朋友无偿献血,以后也依然会坚持献血,为陌生人带去一份生的希望。 返还费用时 需携带相关证明 目前,献血者自身或是直系亲属在治疗中输血的,需要先垫付费用,出院之后进行报销,工作人员提醒,在进行返还费用报销时,需要携带献血证、 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份证、出院小结的复印件、 用血清单复印件、用血发票(复印件需盖用血单位的收费章或携带原件用以核对),另外,亲属用血须出具与献血者的关系证明(如户口本、住地派出所、社区证明等)。在县(市)采血点、血库献血的到各自献血地点报销费用,安徽省内可以异地返还,也就是说,如果献血者在滁州献血,但是在合肥治疗,可以在当地血站进行报销。 刘长根: 女儿患病,萌发捐献血小板念头 根据1999年安徽省发布《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明确规定献血者本人和直系亲属可以免费或报销部分用血费用。常年坚持献血的刘长根,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人。 刘长根告诉记者,自己早年在南京打工开始,就已经有了献血的习惯,几年前,自己的女儿查出身患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目前捐献血小板的人非常少,和女儿一个病房里的病友,都需要通过输血小板治疗,“我当时就想,有那么多和我女儿一样需要血小板的病人,我身体还不错,不如我自己去献血小板!”有了这样的念头后,刘长根遭遇过很多亲友的反对,最大的担心,就是怕影响身体,为此,他专门去咨询了医生,在确定捐献血小板不会影响身体后,从去年八月开始,他几乎每个月都会去血站捐献2个单位的血小板,目前已经捐献了23个单位血小板。 女儿的治疗,让家庭的经济重担沉了又沉,刘长根主动多次捐献血小板的行为,不仅为他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铜奖,也为他减轻了经济负担。根据我市直系亲属用血政策,父女可以等量用血,女儿治疗所用掉的20个单位血小板,全部得到了报销,费用达到2.8万元,目前刘长根的女儿已经出院,但他的想法依然朴实而坚定,“我女儿出院了,用的是人家的血小板,现在女儿不需要输血小板了,但有其他人需要血小板,我还是会继续捐献,帮助其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