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
应曾经的同事之约,我第二次再上黄山,十三年前,就在黄山屯溪老街76号门店,我偶遇了曾经的同事,店老板刘亚南先生,这是阔别了十余年之后的邂逅,而正是这次的难忘一遇,使我坚定了下海的决心,至此,我们彼此相互鼓励,开始了人生的另一番搏击。
一一 走 近 刘 亚 南
图/文 丰山愚人
三月的风,夹带着野芥飘馨香。
三月的雨,滋润着柳绿吐新芽。
应曾经的同事之约,我第二次再上黄山,十三年前,就在黄山屯溪老街76号门店,我偶遇了曾经的同事,店老板刘亚南先生,这是阔别了十余年之后的邂逅,而正是这次的难忘一遇,使我坚定了下海的决心,至此,我们彼此相互鼓励,开始了人生的另一番搏击。
十三年,弹指一挥间,亚南先生多次电话相约,让我一定要再到黄山来看看,经不住诱惑和盛情,只得放下手中的活,二次再上黄山。
十多年前,因参加“笫二届徽商大会",会后,陪香港客人专程去黄山遊玩了几天,不曾想,居然在屯溪老街76号店铺遇见了店主、我曾经的同事刘亚南先生,同事相遇倍感亲切,一见如故。那天,他用热情和真诚接待了来自家乡的人,觥筹交错中竟有今夜不醉不归之感,那时,我在一家企业杂志做总编辑,在朦胧的醉意中,我曾经答应他,十年后,我一定写你,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亦早早地从这家企业辞职下海,当年醉酒后的承诺却一直未能实现,好在此次之行,既重遊了黄山,又了却了我多年的夙愿。
之因为要写亚南先生,是他的执着、勇敢、智慧,更是他的勤奋、信心、从不言败的斗志深深的感染着我,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同在滁州市一个效益和名称都响当当的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工作,论收入和待遇应该在市直单位排列前茅的,可就是这样一个尚好的单位,他还是决心下海,自立门户,开始了人生的另一种搏击,记得他辞职之时,很多同事都为他捏一把汗,这么好的工作环境,为什么选择离开?在欢送他的宴会上,他心若止水般的说了这样一段话“人生能有几次搏,党的三中全会以后,75岁高龄的邓公还能亲登黄山。并发出了“要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指示,这分明就是吹响了全国旅游大开发的进军号,旅游窗口的打开,必将拉动诸多的经济配套项目,经过反复考量,我毅然决然的下海,义无反顾到黄山经商,不论成败,亦是我人生的又一选择″。
这一年的秋天,他独自地告别滁州所有的亲人,怀揣着口袋里那仅有的50元钱,毫不犹豫的登上了开往黄山的火车。他知道,不下水的人永远学不会游泳。但做生意可不是一件闹着玩的事,初到黄山,一切都是陌生的,他舍不得多花一分钱,饿了,买几个馒头当一天口粮,渴了,一瓶矿泉水喝上一天,他要熟悉黄山的市区环境,熟悉屯溪老街的风土人情,边看、边记、边学,住着几元一天的招待所,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他㚵于找到了经商的突破口,在屯溪老街上租个门面,经营文化用品,租房需要一大笔钱,好在省城的大哥全力地支持了他,他开始了人生的另一个新起点,经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了门店,进了文化用品的货,怎么能够把货卖出去,这里面,有着很大的学问,在经营初期的一段时间内,仅一步之遥的对面门店,每天都是门庭若市,而自己的店面却是门可罗雀,他百思而不得其解,后来,经过他细心的观察,发现对面的店老板不但写得一手好字,亦能现场为顾客题藏头诗,他㚵于懂得原来经营文化用品,不但要有个人的绝活,更得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吸引顾客,抓住顾客,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绝技,从此,他把在学生时代练就的一手好硬笔书法,用刻刀刻在毛笔杆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知有多少次,手指被刻刀划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终换来了成功,生意一天天好起来,多次因为字刻的俊秀而赢得顾客的赞叹,很多回头客不仅自己来,还带来了全国各地的书画名家进店,购买他经营的文房四宝,从此,屯溪老街76号店面,不但享誉黄山,更享誉大江南北。他成功了,每当书画爱好者或名家。买过毛笔且上面有自己名字专用时,禁不住心花怒放。
经商人,最根本的信条是″诚信为本,德行天下"。在数十年的经营过程中,亚南先生以他的诚信,赢得了四面八方顾客的广泛赞誉,1995年初夏,一位浙江中年妇女遊客到店里。不慎将一个不大的旅行包丢在了店里,当天店里的顾客很多,亚南发现后,立即将包安全的放起来,他估计,这个遊客一定会找过来的,傍晚,果不其然,下山后的顾客急匆匆的找到店里,并毫无希望的问了一句,当亚南把包递到她手上,失而复得的顾客竟感动的泪流满面,她说:“我们一行人,在老街逛了那么多的店面,估计是没什么希望了,没想到您心这么细,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与客户签定的合同书,真不知道如何感谢您"。亚南先生嫣然一笑,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大约过了几个月,该女士专门找上门来,一下订购了二百方砚台。(给全国各地来黄山开会的人发礼品用。)我开了价后,她连价都没还,说我相信您的诚信。
数十年来,亚南先生以诚信、人品在经商过程中,由小变大,使自己的生意范围不断拓展,从开始经营文房四宝到竒石古玩,从名人字画到现代工艺品,且无所不在,更为让人赞叹的是他数十年来孜孜不倦,从未放松过学习,他坚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经营的间隙,他刻苦研究奇石,竟也和人合著了一夲《黄山奇石》书,并出版发行了数万册。"经营就是不断失败的过程,不断学习的过程,不断努力的过程,不断完善的过程"。他给我斟满酒,深情的如是说。
是的,我理解他此刻的心境,他是发自内心的感概,数十年的打拼,从一无所有到拥有资产千万,哪个成功者在辉煌的背后没有一段辛酸的往事,一段刻骨铭心的忆念。
" 滁州的变化太大了。每每回滁州,我都会想起“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句诗。但根在滁州,不论何时,都是一个地道的滁州人。他话锋一转,念起了乡情。
饭后,我们一起散步,沿着迷人的新安江岸边人行步道,欣赏着江边春夜的甜美和移步一景的水墨画卷,回忆着我们曾经在一起工作的难忘岁月,真是“相知相见知何日,此时此景难为情"。
回宾馆的路上,一轮圆月挂在中天,构起了我无限的遐思,二上黄山,收获满满,十三年,写曾经的同事和好友,就用《新安江畔的忆念》作标题,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