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
烟波浩渺的明光市女山湖,以她温柔、甜美的甘露,养育着世世代代在这里辛勤耕耘的儿女。 是一个金桂飘香、蟹肥菊黄的季节,我应邀前去采访一个画家,采访完毕,友人告诉我,这里的文化氛围较浓,乡村的书画活动也搞的有声有色,尤其是安淮村的支部书记吕荣明的书法,更是可圈可点,带着一种同行爱好者的好奇心里,我走近了他,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书法同仁。
本期内容
在 快 乐 中 寻 找 书 法 的 真 谛
——青年书法家吕荣明印象
图/文 丰山愚人
是一个金桂飘香、蟹肥菊黄的季节,我应邀前去采访一个画家,采访完毕,友人告诉我,这里的文化氛围较浓,乡村的书画活动也搞的有声有色,尤其是安淮村的支部书记吕荣明的书法,更是可圈可点,带着一种同行爱好者的好奇心里,我走近了他,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书法同仁。
不大的院落,被主人安排的特别干净,临湖的二层小楼,显得明亮而雅致,二楼的书房,透着浓浓的墨香,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他的书法创作作品。宽大的工作台,亦被收拾的井然有序,一杯清茶,我们开始聊天,聊他的人生经历,聊他对书法孜孜不倦追求的快乐之情。
今年47岁的吕荣明,屈指算来,爱好书法已经30余年,中学时,便开始学习毛笔字,那时,因家境贫困,买不起纸,就只能去检废报纸,经常在煤油灯下,对字帖反复的苦炼至深夜,先从颜真卿帖,一笔一划的学,后学欧阳询字帖,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日子里,他以顽强的意志力,打下了坚实书法的功底,中专毕业后,他只身去了无锡市一家工厂开始了8年的打工生涯,也正是这段难忘的岁月,使他的书法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工作的业余时间,他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投入了学习书法的兴趣中,在工厂,他刻苦钻研技术,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为此,老板特别器重他,经常在业余时间里和他探讨书法理论、书法技艺,还专门为他准备了可以放开写字的书房。让他在业余时间里,专心致志的学习书法,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涉猎了钟繇、王宠等诸多古代名家的小楷,开始了专攻小楷的书法学习之路。8年后,由于关注家乡的老人,他毅然告别了无锡,回到家乡办起了自己的企业,白手起家,几年后,竟也是办的红红火火,鼎盛时期,有过几十名工人,在办好企业的同时,他时刻不忘发展家乡的文化事业,曾经多次自费在家乡举办书法笔会,多次邀请省、地、市著名书法家来家乡进行文化交流,成为所在乡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赢得了周边百姓的一致好评,不久,他被乡亲们选为村干部。这期间,他忙上忙下,为安淮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仔细品赏荣明创作的小楷作品《心经》、《金刚经》、《雁塔圣教序》等等,件件不失为佳品,其书写工整,写得古意雅静,字里行间透视着一种清丽、劲健、端和、优雅的韵。整体布局疏朗有致,气韵生动。清雅中不失劲键,工稳中不乏张力。其用笔、结字,皆受于古法,笔意来往,精劲严谨,神气内敛,法度坦然。章法布局亦是淡泊从容,不难看出,如果不是数年如一日的丰厚积累。是难以达到如此境界的。
辛勤的劳动,终于换来了硕果,近年来,他的小楷作品先后参加过全国、安徽省、滁州市的展览,并多次获得殊荣,尤其是他精心创作的小楷《金刚经》长卷被上海一家拍卖行收藏,他的《心经》作品也多次被全国各地的佛教书法爱好者慕名上门请购。
作为青年书法爱好者,多年来,他在自己的书法创作之路上,以顽强的意志力、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把书法当作自己业余生活的唯一,勤学苦练,不耻下问,不断地总结自己的不足,并广涉篆、行草等,在日积月累的努力之中,走上了属于自己人生的书法之路,假如不是有一颗永不言败的执着,是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的。
“其实,写书法是很枯燥的一件事情,有很多时候,都有放弃的心里,但还是坚持下来了,在快乐中寻找写书法的真谛,应该是乐亦无穷的,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在书法的大家庭里,我只能是一个书法的爱好者罢了”。他给我兑上热水,如是说。我理解他说的这一句话,应该是他的肺腑之言,不是吗?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书法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源远流长,且高手如云,作为一个年轻人能够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谦虚的态度,便更为可贵。
一次偶然的友人引见,我认识了他,一个执着的书法追梦人,一个在快乐中寻找书法真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