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专栏 > 滁州人的故事 > 本期人物:书法的快乐 快乐的书法——彭守峰印象

人物简介:

行武出生,今年76岁的彭守峰先生,自幼喜欢书法,早年从学颜真卿,欧阳询碑贴开始,后又专临赵孟頫、王铎的行草,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笔耕不辍,把书法当作自己人生的最大爱好去追求其中的快乐,在部队,虽工作繁忙,仍然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去写字,到了地方工作以后,也把大部分休息时间用到了练习写字上,尤其是退休以后,更是如饥似渴的学习书法,在朋友圈里,他谦虚谨慎,更多的是向同仁们请教。

本期内容

书法的快乐   快乐的书法                                             ———— 彭守峰印象
 
图/文   丰山愚人

  

   认识彭守峰先生,缘于十几年前,那时,他的一手漂亮的行草在滁州市已经小有名气,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十几年后,我们在滁州市老年书画联谊会多次相逢,且经常一起去参加各类联谊会组织的笔会活动,他的书法,用笔细腻、凝炼,结字优美,每次的笔会,都会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很久以前,我就想写他,但一直没有机会,初冬的一个的上午,我们相约在他在恒大名都宽敞明亮、古朴典雅的寓所书房,欣赏他几十年来的书法作品,听他谈爱上书法的几十年艰辛之路,当然,更多是在书法之路上获得的快乐人生。




   行武出生,今年76岁的彭守峰先生,自幼喜欢书法,早年从学颜真卿,欧阳询碑贴开始,后又专临赵孟頫、王铎的行草,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笔耕不辍,把书法当作自己人生的最大爱好去追求其中的快乐,在部队,虽工作繁忙,仍然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去写字,到了地方工作以后,也把大部分休息时间用到了练习写字上,尤其是退休以后,更是如饥似渴的学习书法,在朋友圈里,他谦虚谨慎,更多的是向同仁们请教。








   读守峰先生书法作品,行草书纵横飘逸,骨气深厚,出规入矩,张弛有度,件件酣畅淋漓,字里行间充满流转自如,充满力道的劲。其笔法大气,劲健洒脱,干净利索。在谈到几十年书法学习之路,他感慨万千;“写字只是陶冶情操的一种感觉,更多的是对书法的理解和感悟,看古人名家写的好的行草书法作品,应该是一段美妙的音乐、一首韵味深长的诗行、一幅流动的画卷。在几十年的学习过程中,也遇见了无数次的瓶颈,徘徊,甚至于停滞不前的困惑,但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几十年的坚持,就是把书法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便会其乐无穷,其实,我从来不是什么书法家,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书法爱好者而已”。他递给我一支烟,点燃,若有所思的如是说。从他的平静的脸上,我看到了他军人般的钢毅。







   我知道,这是他把对书法的领悟、理解全然当作了一种快乐的玩,当然,也是他内心谦逊的一种具体体现,其实,这些年的苦苦追求,把学习书法当作陶冶情操、健身养身的快乐事情来做,其根本就在于不计较个人的名与利,反而心静如止水,在学习书法的路途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标识和方向。


   其实,守峰先生虽然自谦,但成绩还是斐然的,诸如;2008年,首次参加北京:“新北京、新奥运全国书画大奖赛”,便获得了银奖,他的行草书法作品曾经多次在“中国书法导报”上发表,多次参加安徽省、滁州市举办的书法大展,均获得好评,他的6尺四条屏《醉翁亭记》、4尺对开2条屏对联《唐诗》作品,4尺斗方《观海听涛》等作品均被本地及外地企业老板收藏。










   如今,作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江淮书画院会员,滁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滁州市老年书画联谊会的会员,仍兢兢业业的参加滁州市老年书画联谊会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经常随联谊会其他会员一起为社区、军营,企业、学校、乡镇送去文化精神食粮,得到了联谊会其他会员的一致好评。


   守峰先生对书法的酷爱,对书法艺术追求矢志不渝的精神,已远远的超过了自己的境界,前些年,他因不明原因,右手有时抖的比较厉害,为了能够参加滁州市老年书画联谊会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他仍然没有放弃每次参加笔会的邀请,现场写不了,就事先在家,用左手支撑着右手,精雕细琢,认真、努力的把每一次活动的作品写好,带到笔会现场,以表达自己的一片真情。




   书法的快乐,快乐的书法。就要结束这次特别的采访,我握着守峰先生那微微颤抖的右手,我知道,今后从这只手中还会流出许多、许多行草的精品,这或许就是书法人对书法情有独钟的最好表达。也是一个强人意志力的最完美的体现。




   迎着滁城的第一场雪,走在回家的路上,脑中始终回味着“书法的快乐,快乐的书法”。甚好,就作为题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