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专栏 > 滁州人的故事 > 本期人物:《滁州名人》周仁义

人物简介:

周仁义(1887~1969),字殿侯,号复生,原籍安徽省肥西县,后迁来滁州,先以教书为生,后操祖传医业,行医在担子、乌衣一带。   周仁义精通医术,尤熟谙《难经》。众人称誉:可脉断生死。如患者赵家寿病入膏盲,挺单三日,经友人介绍周去诊治,诊脉后,周断言可医,仅服三帖中药,果然起死回生,后终治愈。又如,周春国得病数日,但饮居尚好,行动自如,请周诊脉后,即嘱其家属料理后事。家属疑而未信,不出三日,患者病情突变而亡。周还研制出生胎秘方,即死胎能降,活胎能保,多有效验。

本期内容

       周仁义(18871969),字殿侯,号复生,原籍安徽省肥西县,后迁来滁州,先以教书为生,后操祖传医业,行医在担子、乌衣一带。

  周仁义精通医术,尤熟谙《难经》。众人称誉:可脉断生死。如患者赵家寿病入膏盲,挺单三日,经友人介绍周去诊治,诊脉后,周断言可医,仅服三帖中药,果然起死回生,后终治愈。又如,周春国得病数日,但饮居尚好,行动自如,请周诊脉后,即嘱其家属料理后事。家属疑而未信,不出三日,患者病情突变而亡。周还研制出生胎秘方,即死胎能降,活胎能保,多有效验。



  民国22(1933),周仁义为维护和发展祖国的医学事业,与南京的张简斋、北京的施今墨以及合肥、广州、上海等地医生共17人组织的请愿团,到南京与中央政府交涉,历经18天的谈判和南京各界人士的支援,迫使南京政府成立了以考试院长焦易堂为馆长的中央国医馆。周为该馆的调查员,并参预制定中医人员的考试制度和开业规定等。同时建议在地方成立中医师公会,并制定章程。民国26年,滁城沦陷,周仁义重返原籍肥西行医,民国35年再次入滁城开业行医,并积极参与滁县中医师公会的组建。



  新中国建立后,周仁义在黄圩乡贯龚村开业行医。1952年秋,泗洪县灾民住乌衣、担子一带,疟疾、痢疾、肠胃炎流行,他免费为灾民医治,并亲自煎药、喂药,照顾病人。1958年调滁县中医院任医生。1968年退休。他一生积累数以千计的单验方和部分医案,曾汇集成册,题为《周氏医著》,后毁于文化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