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蔡家璋(1906~1965),又名蔡文培,原籍安徽省太湖县,幼年随父母迁至滁县,住西乡珠龙桥附近。幼读私塾7年。民国16年(1927年)由父母用100多块钱替他捐了个保长职务。民国22年,被委任为珠龙桥红庙子供销合作社理事长,后又任滁五区区长。但他明为县政府干事,暗里却利用合作社和区长身份的有利条件,救济穷人,掩护共产党人。并通过各种途径为新四军筹粮筹款,秘密组织抗日武装队伍。民国28年4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本期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蔡家璋(1906~1965),又名蔡文培,原籍安徽省太湖县,幼年随父母迁至滁县,住西乡珠龙桥附近。幼读私塾7年。民国16年(1927年)由父母用100多块钱替他捐了个保长职务。民国22年,被委任为珠龙桥红庙子供销合作社理事长,后又任滁五区区长。但他明为县政府干事,暗里却利用合作社和区长身份的有利条件,救济穷人,掩护共产党人。并通过各种途径为新四军筹粮筹款,秘密组织抗日武装队伍。民国28年4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由于频繁地与新四军接触,引起敌人怀疑,滁县政府撤去他的滁五区区长职位,并派武装人员对他进行诱捕。在这种形势下,经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邓子恢指示,公开脱离滁县政府,于7月在珠龙桥瓦湖一带拉起一支16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即第四支队八团滁县游击大队。谈先知任大队长,他任政治部主任。当年底,这支队伍发展到五六百人,组成5个连。在消灭土匪、反“扫荡”、反“摩擦”战斗中,起到重大作用。后来他领导的这支部队大部编入新四军。

由于蔡家璋是当地人,对滁县西乡的地情人事非常熟悉,加之在群众中很有威信,尽管滁县的地方武装多次补充新四军主力部队,他很快又把本县的武装力量很快地重新扩充起来。他利用亲戚朋友关系在附近伪军中的内线,多次派人到滁城等地购买部队急需的枪械子弹和医药器材。有时在日伪军向根据地“扫荡”以前,他能及时从伪军内线获得情报,并转报地委和军分区,使根据地党政军机关能及早做好反“扫荡”准备。

蔡家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新中国建立后,他转业到地方,一直战斗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历任滁县专区土产公司经理、安徽东流农业学校校长、淮南种猪场场长、水家湖农场党委委员、种猪场场长等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