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早年站在革新派范仲淹一边,遇事仗义执言、不顾个人得失要求改革弊政,因而屡遭贬谪。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因受守旧派的诬陷而入狱,同年十月出狱后,被贬以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早年站在革新派范仲淹一边,遇事仗义执言、不顾个人得失要求改革弊政,因而屡遭贬谪。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因受守旧派的诬陷而入狱,同年十月出狱后,被贬以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时值江淮之间百年不见干戈,人民安居乐业,因其地僻事简,民俗敦厚,兼有山水之美,故转忧为乐。到滁州的第二年,住持僧智仙为欧阳修在琅琊山麓建造了一座游亭,欧阳修自号“醉翁”,亭命为“醉翁亭”,并作《醉翁亭记》。
在政事之余,欧阳修常同宾客优游琅琊山。琅琊山中的归云洞、琅琊溪、石屏路、班春亭、庶子泉和琅琊寺,都是他经常游息之所。他在《班春亭》诗中说:“信马寻春踏雪泥,醉中山水弄清辉。野僧不用相迎送,乘兴闲来兴尽归”。有时夜宿山中,领略林壑幽趣:“石屏自倚浮云外,石路久无人迹行。我来携酒醉其下,卧看千峰秋月明”(《石屏路》)。欧阳修还在寺僧惠觉的指点下,在苍苔密布的崖壁上,找到唐代大书法家李阳冰于大历六年(771年)所作《庶子泉铭》的石刻篆文。当时他高兴得“徘徊其下,久之不能去”。他在京都馆阁任职时,就曾征集海内古碑石之文,并见过李阳冰《庶子泉铭》的篆刻拓本,他“常欲求其本而不得,于今十年矣”。如今意外发现这一珍贵文物,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于是,他写下《石篆诗并序》,赞赏这一“世罕传焉”的艺术珍品:“寒岩飞流落青苔,旁斫石篆何奇哉!……山祗不欲人屡见,每吐云雾深藏埋。群仙飞空欲下读,常借海月清光来”。并转请梅尧臣、苏舜卿二人作诗刻于石,以纪此胜事。
庆历八年二月欧阳修迁任扬州知州,后历任颍州(今安徽阜阳)、亳州、青州、蔡州知州等职。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退归颍州西湖畔。次年闰七月二十三日病故。赠太子太师,谥文忠,葬于开封府旌贤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