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历史文化悠久,官方记载和民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定远故事。金山滴水寺、虞姬墓、曲阳八景、定远“三桥”、令狐塔、能仁寺、巽峰阁……还有那些老人们口中流传着的展现定远辉煌历史的民间故事。“三色定远”微信公众号自即日起开设“定远故事”专栏,向您推送流传至今的定远故事,与您一起分享那些属于定远人的骄傲!同时,我们也期待您将所熟知的故事分享给我们,让我们一起去翻开定远尘封多年的那一页!
“讲述定远故事 品味传奇历史。”欢迎各界朋友投稿(文字、图片、视频等),我们将择优刊发并支付稿酬。
投稿邮箱:czdyxw@163.com
联系电话:0550--4288075 13696753107,来稿请注明“三色定远”定远故事专栏。
金山滴水寺已成为定远掷地有声标志性的旅游景点,适度包装后对外推介宣传,对提高滴水寺的知名度,从而带动定远旅游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如果介绍时犯了常识性的错误,被外地游客发现了端倪,落得个贻笑大方,那将有损定远旅游形象。
2011年10月16日金山滴水寺举行开光大典,我也是亲历者,当时展牌是这样介绍金山滴水寺的:“金山滴水寺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已有1400年。”
2014年9月6日,我陪友人再次光顾滴水寺,宣传的展板内容变了,介绍变成这样的了:“金山滴水寺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年。”而且里面还讲了个生动的传说故事,说到了建寺的缘由,“王莽兵败刘秀,王莽追刘秀,刘秀逃到大金山遇到了两个和尚,两个和尚救了刘秀,刘秀光复汉朝(史称东汉),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就在大金山修建了滴水寺,也叫报恩寺。
这两种介绍孰是孰非,我陷入了沉思,于是我查阅了相关资料,现将我的“考证”拿出来,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为便于后面展开讨论,先简单讲讲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寺庙的建立
佛教约在公元元年前后传入中国,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汉代,具体时间是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而佛教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历来以东汉明帝(公元67年)派特使蔡茵正式到西域礼请高僧,并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之始,传播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中国内地公元68年营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洛阳的白马寺,建造的目的是供西域来的高僧居住并讲经,也供来中国做生意的西域商人朝拜。从历史上来看,佛教自两汉经西域传至中国内地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它只是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一股百姓很少接触,到了东汉末年(公元200)年前后),佛教才在社会上有进一步的流传。到了三国及魏晋时期,所翻译的佛经数量有了大增,汉人对于佛教已经有了自觉的需要,佛教已经开始从贵族府第走向了社会,在民间流传开来,到了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佛数才直的“登上历史的舞台”,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梁朝的建立立者萧衍(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崇佛皇帝,都城建业(今南京),在他统治期间,以佛治国,广建佛寺,佛教得到巨大发展。唐朝诗人杜牧《江南春》是这样描写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此诗极言南朝寺庙之多。南北朝过后就到了隋唐,隋唐是佛教走向鼎盛的时代,隋代的几位帝对佛教非常尊敬,唐朝的皇帝及统治者出于需要而提倡佛教,在民间,佛教也广泛流传,在有学问的僧人中,他们为了学习更多的佛教理论,冒着生命的危险,前往印度取经留学,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西天取经,从侧面证明了佛教在隋唐的兴盛。到了宋、元、明、清时期,统治者既不提倡佛教也不反对佛教,佛教进人相对平稳时期。
二、王莽追刘秀的年代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废除了西汉刘氏王朝,于公元8年建立了“新”朝,这个“新”朝也是公元前与公元后的分水岭,王莽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广大百姓的反对,更是激怒了汉朝刘氏宗亲,纷纷举旗造反,其中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更是杰出的代表,王莽利用他掌握的国家军队残酷镇压。因为势单力薄,刘秀东奔西突,王莽紧追不舍,至于追到大金山也有可能,但出现两个和尚救刘秀,那就是神来之笔了。刘秀公元25年恢复汉朝(史称东汉),公元57年去世,从(一)的介绍中我们知道,公元68年我国才出现第一座寺庙白马寺,就是说刘秀去世11年后才有寺庙,如果说刘秀登基后为了报恩而建了金山滴水寺,那滴水寺应是建在公元25年--公元57年期间(刘秀登基至去世这段时间),就算刘秀去世那年(公元57年)建立,那滴水寺也比白马寺还早建了11年,显然与史实不符。王葬追刘秀发生在公元8年至公元23年,从(一)的介绍来看,那时佛教刚传入中国,连寺庙都没有,又是从哪里冒出来两个和尚救刘秀的?明摆着缺乏考证的无稽之谈。也有可能建了祠堂之类,只是纪念而已。
三、金山滴水寺可能建造的年代
在一个地区,只有佛教的思想得到了普及,信佛的善男信女多了,他们迫切需要一座寺庙来烧香拜佛,这时,建造寺庙的时机才算成熟。据定远县志记载,定远县在梁朝梁武帝时才设立县,定远县处在南头北尾,梁武帝(464年-549年)是梁朝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崇佛皇帝,在位期间,佛数得到巨大发展,全国建了不少寺庙,作为受梁朝管辖的定远县,信佛之风不会吹不到定远的,在梁武帝年间建造了金山滴水寺是可能的,如果成立的话,那金山滴水寺建在南北朝期间,距今已有1400年了,这也应是建金山滴水寺的最上限年代了。
1995年版的《定远县志》是这样介绍佛教的:“佛教传入定远,始于东汉,盛于南北朝。据有关史料记载,南北朝时在凤阳山南麓一带有寺苗120座,其中闻名全国的有能仁寺、莫邪寺、中九华寺、禅窟寺、苏禅寺、西山寺、滴水寺以及羊公庙、宰王庙、槐树庙、虞姬庙、霸王庙等。方圆几十里,寺庙排列错落有致,成为香火鼎盛的佛教胜地。”上面对寺庙的叙述笼统概括,没有单列每座寺庙的修建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出滴水寺修建于南北朝。
小的时候我家就住在大金山的山麓下,吃着大金山上的野果,喝着滴水寺清冽的泉水,听着大金山美丽的传说长大。寺庙遗址旁的银杏树(当地人称白果树,神树),据说是建寺时老和尚亲手栽下的,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白果树上千年了,如果代代相传真实的话,那金山滴水寺应该建在南北朝了。(陈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