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中国所有职业排除名次的话,最不愿从事职业前三名绝对有城管,是前三,而不是第三。
如果给人100块让其在大众场所喊三声“翠花,我爱你”,估计愿意干的人大有人在,如果给一个人500块让其在大众场所喊三声“城管,我爱你”,估计没有一个人愿意。
改革向来伴着奉献、离别、淘汰,然而数百万城管却为何如此渴望改革?答案很简单,我们想堂堂正正的喊一声“我是城管”,让这个职业不再与负面印象同在。
为什么城管这个职业在短短几年内,成为最不受待见的职业?我想,无非两个方面八个因素,只是没有人敢说,没有人愿说而已。客观方面,人云亦云,煽风点火,墙倒众人推,唯恐天下不乱;欺软怕硬,城管虽以“暴力闻名”,却非暴力机关,无法惩戒造谣造势者;博人眼球,负面信息远远没有正面信息扩散快,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背景不硬,西游记中被打死的妖怪都是没背景的,城管也一样,爹不疼娘不爱,关键时刻只能自己硬抗,一不小心轻则通报批评,重则辞职查办。主观方面,素质不齐,城管部门组建迟,刚开始就是草台班子唱大戏,小学没毕业的大有人在,而其他行政机构动辄平均学历本科以上;营养不良,各地城管部门组建以来,都在想点子、想办法,但先天营养不良难以根治,且不说体制机制不顺,就连队伍是东拼西凑,很多都是被别人挤兑出来的;扎根不牢,城管部门的命运完全捏在各地政府手中,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有的地方出现三国景象“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每年都在改,每年都在动,有的刚从住建部门分出来又划回去了,结果没过多久又划出来了,人员疲惫不堪,人心思稳;自律不严,不按规矩办事,不按法律办事,而且非理性处理问题导致事件激化,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占理变成无理,造成执法被动。
正是由于这些主客观原因存在,导致我们很多人不愿意在大众场合说自己是城管,原因更简单,爱面子。谁人不爱面子?但是,就是因为这个爱面子,我才觉得我们这支队伍大有希望,大有可为。很多比我们成立早的机构,现在合并的合并,撤销的撤销,而我们却不断的在壮大。这个不仅是城市发展带来的,还有我们数百万城管人的奋斗和牺牲,让所有人知道了我们的坚韧,哪怕一路风雨一路尘,哪怕望尽天涯终为空,我们有一个信念,有一种呐喊,没有人可以瞧不起我们,因为我们比很多人付出的更多、承受的更多。
我是城管,简单的自我介绍,曾让多少人离我们而去。“你还在干城管啊,没前途”,一个几年前离开的同事说了一句话,让我感觉此生都不愿再与其说一句话,仿佛瞬间洞悉了一个“叛徒”的所有行径。你可以离开这里,寻找你所想要的东西,但你没有资格去评判一个职业,更没有资格去玷污一个曾给你天地的世界,有多远,滚多远。很多人都有一个毛病,有了的一点权,有了一点钱,就忘乎所以,以“成功者”身份指手画脚,唯恐别人不知其几斤几两,其实在别人眼里只不过是跳梁小丑,你混的再好,和我有毛关系?做好我自己就可以了,沧海桑田,量变与质变之间只不过是时间,更何况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我是城管,我与所有城管人一样,希望这支队伍越来越好。我们这个队伍要发展,有三个因素不可或缺,第一个因素是领航人,是发展的第一关键,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不畏艰难,锐意改革,是各地城管部门领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干城管部门一把手的,几乎都不是一般人,要有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领导众人、排除万难的魄力,要有夜以继日、殚精竭虑的精力,才能把这个队伍带得更好、带出坦途;第二个因素是环境,这个环境既有当地政府的支持程度,也有城管队伍的整体水平,是金子总会发光,烂泥终究扶不上墙,既要谋求支持,又要奋发图强。第三个因素是改革,唯有改革才能突破局限,也唯有改革才能铸造利剑,但小改难成大器,必须扬改革之剑、斩腐朽之根,才能焕发新生。
我是城管,相信春天已经到来了。
城市管理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收集传递全国最新城市管理动态和经验做法,敬请关注。关注方式:搜索“城市管理”或微信号“csgl222”
电子邮件:992036724@qq.com
您可长按下图二维码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