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夫妻同心 创业致富
春天来了,最近滁州气温回升明显,大棚内的温度更是高上一大截。来到超然家庭农场,场主刘超和他的妻子正在大棚中忙碌着,一会打理大棚草莓,一会耕田撒种,这忙碌劲给人一股向上的力量。
3月中旬,农场里能有的果实也只有草莓,进入草莓大棚我们就发现这些大棚空间很大、很宽,跟很多种植户不同,刘超说这些大棚的建设都是有所考量的。草莓从去年年底开始上市,几个月销售下来价格和销量都趋于稳定。目前草莓已经采摘了三茬,第四茬也已经开始。建农场搞种植这几年,刘超的收益和草莓的品质一样,一直在不断的提高中。
2013年大学毕业的刘超,一直做得是室内装修的工作,前两年结婚生子后,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常常不能顾及家里,家庭责任感较重的刘超觉得这也不是个办法,前几年他听说农业种植前景可观,头脑活络的他决定辞去工作,回乡创业。2016年刘超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种草莓,种香瓜,种丝瓜,土地一年四季都没闲着,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现在一年的毛收入达到了二三十万。
刘超是个90后,既有想法,也想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他发现如今依靠土地吃饭的人越来越少,在刘超看来这可是个商机。再加上现在孩子也出生了,如何又能挣钱养家又能不离家呢,回乡利用土地创业致富就是他最好的选择。不过作为年轻的一辈,单单靠自己创业是很艰难的。
刘超说他的妻子赵雨也是不怕吃苦、敢想敢做的人。况且赵雨也想让刘超留在自己身边,就同意了刘超自主创业的提议。可万事开头难,没有种植经验,第一年就损失大了。三万块,四个香瓜大棚在刘超夫妇看来是创业的希望,可是一夜之间就毁了。贷款的创业启动资金打了水漂,背负的东西太多,几乎要将他们压垮,接下来该怎么办。刘超十分焦虑,就在这时,一个电话将他从水深火热之中救了出来。
二话没说直接打钱,朋友的帮助让刘超感慨万千,这也挽救了他的创业梦。半途而废成不了事,刘超又重新建了四个大棚,虚心像老农户询问种些什么好,老农户推荐种丝瓜,没想到第一年种他就获得了成功,丝瓜产量高,卖的也好。同样种丝瓜,刘超的这个点子给他增加了不少的收入。创业的热情得到了现实的肯定,他和妻子都高兴坏了。丝瓜种完种什么呢,刘超又陷入了思索,此时季节上又到了种香瓜的时候,夫妻俩决定重整士气,拾起香瓜种植。
说香瓜挣钱那是后来的事,有第一次种香瓜失败的经历,这次刘超可是万万不敢大意,做足了功课。掌握了香瓜种植,刘超还想着怎样提高香瓜产量,自己在田间还做了对比实验。
不仅仅是香瓜,我们目前能看到的草莓种植,刘超也勤劳肯学。村干部陈广龙是多年的草莓种植户,经常帮助刘超种植草莓,传授种植经验。所以刘超的草莓一开始就种的很好。自我发展是核心,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刘超对村民了解,也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希望等到规模再大点,有更多的村民跟着他一起干。经过两三年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刘超天天在土地上想点子提高产量,他已经从困境中慢慢走出来,三年的时间发展成这样真的不易,但是刘超有更宏大的目标,创业梦想一旦开始根本停不下来。
其他同龄人找工作大多选择城市,追求高工资追求工作体面,而刘超不是,这三年,刘超夫妻俩在山地田间,吃苦不说苦,乐观肯干,对于农业对于未来充满信心,就像妻子赵雨所说,夫妻俩一起干慢慢干,终归是会好起来的。而这些满含着智慧与汗水的付出,让刘超和赵雨夫妻俩得到了创业路上最宝贵的幸福。
分享到朋友圈,让身边的滁州人乐享乐活。
搜索“”关注我们
新闻热线:13705504949
滁州市广播电视台大型农业栏目
《在希望的田野上》每天与您相约
新闻综合:9:00,21:30
公共频道:14:10,18:00(首播)
科教频道:15:29
南谯台:22:20,12:20
全方位报道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滁州人自己的微信平台
